第(1/3)頁 萬長生沒有關注這種花邊消息,開學以后他就致力于把自己的工作學習盡量簡單化。 重新回到那種大量時間待在雕塑教室,晚上盡量去培訓校上速寫課的固定節奏中。 并且把各項培訓機構跟大美社的工作分配到中層管理的伙伴手中,美其名曰鍛煉大家。 這就像觀音廟千百年來把各種活兒分配給四家人,再培育各家主事的來打理各方面工作一樣。 只是時代不同,哪里還是以前一座寺廟那么簡單的生態圈。 再說萬長生自己搗鼓出來的場面也太大了。 自從他踏出改建文創園區這一步,就不可避免的會讓他的身份復雜化。 江州市作為全國旅游人數飆升第一位的城市,一直有個大問題就是消費金額并不高。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統計,譬如國慶、五一小長假之類的人潮洶涌,攤算到每位游客身上的幾天消費居然只有幾百塊。 不管統計口是不是有問題,江州這些景點不太能產生消費,是個不爭的事實。 很多游客都是到那些著名景點打卡看看熱鬧照張相就走了。 這讓江州旅游產業總有些湊熱鬧的感覺。 但文創園區從一開始就向798文藝區或者說觀音廟學習,相當豐富的商業區還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種旅游景點式商品,盡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咖啡店、奶茶鋪以及一堆還算有名氣的消費品牌。 真正做到了懷舊風的建筑搭配新潮品牌。 從潘經理過來上班,幾十家商鋪基本保證了全體營業開始到現在差不多一個月。 托江州市整體氛圍的福,日均超過上萬人次的游客量,能帶來過百萬的消費記錄! 一個月就數千萬甚至有可能破億! 入駐商家從最開始的試運營,現在有種壓中大獎的幸運感。 誰能想到這么一座文創園區,竟然有能力拍出大熱影片,硬生生的把這里變成了著名景點呢? 這對于當初看中大美培訓校年產值過億的姜主任來說,肯定是驚喜! 甚至是驚大于喜的那種。 因為他手里面輕而易舉的能夠拿到江州各種景點數據,市內其他幾個排名在全國都能進前列的景點,日均人流量最大也不過兩三萬,但在節假日能輕松突破十萬大關! 這預示著大美文創園區雖然后來,卻有居上的可能性。 特別是這里的消費氛圍和其他景點截然不同,更推崇慢悠悠坐下來喝杯咖啡,喝杯奶茶,在畫廊、藝術品店、小廟之類轉悠下,隔著圍墻觀看下氣勢恢宏的藝考學校,還有園區內的商務酒店可以入住休憩。 再加上現在開始醞釀周末夜市,未來可能會擴展到每天,這都讓游客的停留黏性增大許多。 他期盼給鋼花街道找來新的經濟驅動力,沒想到找了個核動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