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讓萬長生還是不得不騰出精力去關注電影制作的后期。 哪有那么容易就當翹腳老板的。 首先是老戲骨們開始在自己的微博、朋友圈發動態。 放出幾張自拍或者合影,感嘆這段難忘又愉快的劇組生涯,好些年都沒有這樣和年輕人們一起打磨演技,體驗真實的生活。 還有配上鐘明霞家下面那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江景照片的。 分別都@了年輕演員們以及萬長生。 可憐萬長生連微博都沒有,但沒有問題,杜雯全程注冊掌控了,營造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微博應有內容,歷次的作品展示,工作進度,培訓校的成績,金獎感謝,都有。 這次自然也就跟老演員們開始在社交媒體上面互動起來。 老戲骨們還是有很多擁躉粉絲的,紛紛在下面留言詢問,是拍了什么新作品嗎? 電影名稱人間不拆》,果然很容易記憶的傳播開來。 粉絲們紛紛表達一定要去電影院貢獻票房。 年輕演員們則一片感謝指導。 接著他們也在各自的社交媒體上面,更加活躍的展示劇組過程中的一些花絮照片。 其實照片都是嚴格篩選過的。 畫得五顏六色的文創園肯定不會出現,盡是些歷經滄桑的老建筑斑駁,甚至還有黑白。 充滿青春氣息的江竹清、虞凱欣穿著學生裝的定裝照也在互動中貼出來。 有時候還配上點感嘆的詩詞。 這就是鋪墊,讓市場開始知道有這么一出戲。 剪輯確實不用萬長生去,得知自己是副導演的唐建程連忙打電話過來感謝,他在這個圈子里面更清楚各方關系梳理起來有多復雜。 像他這樣毫無背景的普通研究生,憑什么能找到投資拍大電影。 這已經算是跳級了。 全程包辦了所有編輯和配音的工作不說,還精心的挑選出來能夠讓萬長生插手的海報、周邊、配樂等工作讓導演刷存在感。 這些東西確實是大美社的強項。 海報簡直是小菜一碟,整個大美社可以說人人都能做。 甚至對于萬長生作為導演的第一部電影,整個大美社內部來了一場比稿大賽。 各種風格的海報、片頭層出不窮。 萬長生自己都貢獻了一張手繪海報。 然后由劇組和大美社攝影人員在劇組現場拍的那些定裝照、劇照、花絮照,這會兒全都可以用到周邊產品上面來。 t恤、布挎包、文具、筆記本、手機殼瞬間出樣! 感覺之前大美社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為這次的電影做準備。 不過回頭想想,本來杜雯當初策劃想拍部電影,就是因為培訓校有自己的資源可以利用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