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順著那些“異度激活狀態”的高維因子,順著那些高維因子所屬的“異度意識”,向坤的意識也得以一點一點地滲透,一點一點地通過承載他的高維因子,進入到那個底層規則、空間構成有些許不同的“異度世界”。 兩個世界的不同,不是地勢、地形、生物樣式的不同,而是一種空間存在形式、基本能量形式上的不同。 “異度世界”和向坤他們所在“本世界”,通常情況下互不感知,并不互相影響,各有自己的運轉規則,但也并非全面的不同。 如果“本世界”的空間存在形式、底層規則是1234,那么“異度世界”就是3456,雖有重合,但只要不完全一樣,對“生物意識”而言,就不是同一個世界。 如果是普通人,自然是不可能感知到這個世界,或者說哪怕感知到這個世界,也完全無法理解自己所感知到的信息。 而向坤,因為其特殊的進化、變異歷程,因為“超感狀態”的存在,因為對“超感信息”的編譯,以及愛麗絲在“超感物品體系”之上對他進行持續的計算和建模輔助,使得他對于任何新類型的感知信息,都有很快的適應和解析能力。 正常情況下,“生物意識”只能待在一種空間形式的世界架構中,生物自身的全部物質構成、意識承載體,更不可能在兩個不同的空間架構中存在。 但高維因子卻是特殊的,它可以在不同的空間架構中穿梭——確切地說不是“穿梭”,而是它同時存在于各種不同形式的空間架構中,當它在某一空間架構、某一“世界”中和“生物意識”發生反應時,就是它在那空間架構中的顯性投影,但它同時具備所有不同空間架構的世界規則屬性。 通過它的這種特性,有些較強的意識體,可以借此去探索其他空間架構的世界。 不過這很難,需要時間也需要運氣,類似于窮舉法。 但向坤卻有些不同,他“捕捉”到了“異度世界”的高維因子,并且有“超感信息”這個“分析工具”,能夠借著這些“異度激活狀態”的高維因子所表現出來的差異特性,找到進入“異度世界”的方式。 不過找到了進入方式和能夠進入,卻又是兩碼事,就像你知道了怎么開車,但是沒有車,那也開不起來。 因為高維因子與意識的深度關聯性,向坤甚至能夠直接知道那“異度意識”想干什么——它是在受高維因子的本能驅使,試圖從更多的途徑獲取吞噬其他高維因子的機會。 它想入侵向坤所在的“本世界”,但和向坤一樣,它沒有“車”。 如果向坤對它,對于它來自的“異度世界”還是一無所知的話,那毫無疑問,第一反應是阻攔這種入侵的可能。 但在已經對“異度世界”的空間架構、能量形式,對于他所接觸的這個“異度意識”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后,向坤卻是改變了主意。 在意識蘇醒后,他已經通過愛麗絲,知道了很多信息,也推演了很多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對“變異生物”研究解禁,讓人類獲得了科技上的飛速發展,而“超感物品體系”同樣因為他的能力提升,在愛麗絲和所有的體系鏈接者的共同經營下呈現爆發性、顛覆性的增強與擴展。 目前他可以很輕松地讓夏離冰、劉詩鈴、唐寶娜、楊真兒、小蘋果等跟“超感物品體系”建立了深度聯系的人,獲得從系統應用能力到本體素質的提升,比如長生不老,比如身體的快速修復,比如意識和身體伴隨“超感物品體系”永存等。 與“超感物品體系”有輕度聯系或情注物二級鏈接的普通人,比如李仕玶、楊拙、劉正益等人,甚至像他的父母,像常彬、自成等沒有和“超感物品體系”產生聯系的普通人,他都有辦法讓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超脫于本身生老病死的桎梏,超脫于原本地球的生命體系限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周圍和他產生關系的人會越來越多,比如老夏的父母親人,比如唐寶娜的父母親人,比如他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在他能夠輕松做到的情況下,不可能坐視他們自然消亡——而他確實可以輕松做到。 但一切事物都有代價,一切存在都有消耗。 “變異生物”研究帶來的諸如可控核聚變等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突破,可以暫時忽略掉基本資源的依賴,但對向坤而言,更關鍵的是高維因子的層面,這是他能力的根基,也是“超感物品體系”存在和發展的根基。 就目前來看,因為他對高維因子的特殊控制和引導、開發,因為“超感物品體系”這種極特殊的形式存在,階段性極限、高維因子的擴充和吞噬本能,都能被很好地調控,所有體系內的“變異生物”,他們的高維因子也都能服從調派。 可見的未來,整個地球所有已經被“激活”的高維因子,所有可能被“激活”的高維因子,都會被納入到“超感物品體系”中,沒有選擇的余地,這將能夠給向坤的體系運轉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長和提升,加上建立在整個星球上的“超聯物矩陣”,能讓高維因子以整個星球為“個體單位”進行“改造施工”,他的階段性極限暫時還看不到。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斷吞噬和增強自身是高維因子的本身特性,是它們與生俱來的本能,這點不論向坤把它們進行如何深度的開發都無法改變,就像人不論受教育水平有多高,都要吃喝拉撒一樣,這也是為什么他在親手干掉“終極獵食者”后,哪怕自己不愿,也不得不進行這場曠日持久的吞噬和轉化。 所以向坤和愛麗絲,本來的計劃,是在將“超聯物矩陣”遍布地球,基本上可以保證地球上未來所有的“變異生物”都在盤中后,就利用被帶動起來的人類航天科技向太空進發。 但現在,“異度世界”的發現,讓向坤找到了一個新的、更穩妥的方式來同時進行未來的開拓和提升。 所以,向坤制定了一個“引狼入室”的計劃,幫助那“異度意識”來到“本世界”。 如果還是用施工隊的方式來做比喻,從地球到“本世界”(本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其他星系開拓,就是施工隊到其他城市找技術嫻熟的建筑工人。 但現在的問題是,其他城市在哪里、離多遠、有沒有技術嫻熟的建筑工人、有多少工人,向坤根本不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