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時不我待-《明天下》
第(3/3)頁
云昭不明白為什么大明的藩王似乎是最容易改變立場的一群人,問過徐元壽后,看了徐元壽寫滿了四張紙的大明藩王名單,覺得慶王,跟肅王兩人的要求非常的合理。
于是,就有了李定國兵出關中,進入慶陽府,然后一路放羊一般的驅趕楊六橫掃甘肅的事件。
官府不在了,兩個藩王卻依舊堅定的守著自己的封地,于是,在這個時候,在甘肅話語權最大的就是慶王,與肅王。
這是一場過程復雜的政治交換,軍事行動結束后,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是沒有法子將藍田縣的各項治理理念落戶甘肅。
云昭不著急,自己還有至少七年的準備時間。
寧夏一地的山頭眾多,邊軍,賊寇,蒙古韃靼,以及高山上的烏斯藏人。
這樣一個亂局,云氏要是貿然進去了,那就是一場沒有多少意義的苦戰。
現在,云昭準備把苦戰的任務交給射塌天跟楊六,他希望這兩個巨寇可以讓寧夏一地的亂糟糟的軍事力量變得簡單一些,順便粗略的整合一下那里的各個族群。
等局面明了了,云氏在白銀廠附近的力量也該變得壯大起來了,那時候,白銀廠的界碑也就能緩緩地向寧夏輻射了。
射塌天跟楊六自然是不愿意去民風更加彪悍,官兵戰力更加強悍的寧夏的。
在云昭的勸說下,在云楊的循循善誘下,在李定國的鼓勵下,射塌天跟楊六愿意走一趟寧夏。
同時他們也要求云氏要給他們一些幫助。
在這一點上,云昭是開明的,他答應,在今年五月份射塌天跟楊六進入寧夏的時候,給他們支援一筆錢糧,同時,也支援兩百個人手。
還答應他們,派過來的人一半為武士,一半為文士。
云昭跟李定國兩人冒著黃土,走在黃河邊上,瞅著嗚咽的黃河兩人都沒有多少說話的興致。
直到兩人睫毛上都沾滿黃土的時候,李定國對云昭道:“你確定你建立起來的國度要比以前的要好?”
云昭吐掉嘴里的沙塵小聲道:“不知道啊,我活著應該沒問題,我死了,就不知道了。
你要快一點想辦法把我送到那個位置上,趁著我現在還年輕,還沒有昏聵,越早坐在那個位置上就能多做一點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