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叔至先生,咱們應該結算一下我家小公爺的潤筆了吧……” 周管家笑吟吟的在寶文堂的內堂里面,和那胖臉笑的跟一朵老菊花似的蕭慎聊著天。 這幾日蕭慎緊趕慢趕,大把的撒銀子總算是讓工匠們把雕版做完再趕早兒印出了萬本《幽都夜夢:白蛇娘子全傳》。 未曾想這剛剛上架不過三日,竟是售賣一空!還有著急的富貴人家小姐,不惜丟下訂金要求貨到后給自己留上一本。 這讓蕭慎簡直喜出望外啊,一本訂價三兩。刨去了紙張、雕工、印工、裝訂…… 再除掉給張侖一本二錢的潤筆,那一本書至少也得有一兩半的純利! 這特么可就是一萬五千多兩銀子啊,哪怕再扣去給宮里的孝敬、四處的打點。 落手里至少也得有七八千兩的銀子,每每想到此蕭慎就感激的想給張侖磕頭。 此時是明中期,一方面沒有后期出版業那么發達同時也沒有后期那些書商們那么不要臉。 甚至到了那會兒,商人亦厘貴的論調都出現了。 蕭敬把自己的侄兒放在這個位置上,說白了就是看著這是是個可以養活自己又不能掙什么大錢的半官商位置。 大明朝和后世所理解的社會規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個時代是非常講究儒家道德觀念,非常講究人情倫理的社會環境。 與之相似的大約是后來的棒子國,上下級關系、家中長幼關系甚至學校、同事之間的前后輩關系。 后世被人們斥之為糟糠,而且看著不可思議的親戚來投奔就必須得照顧好這種事情。 在大明朝是非常理所當然的,如果你不這么做就相當于冒犯了社會道德。 哪怕是蕭敬這樣已經了卻是非根的人,也必須得照顧那些前來投奔的親戚。 把蕭慎這樣略微進過學的安置在寶文堂管事混口飯吃,這已經是蕭敬非常清明的表現了。 歷史上大明朝不少的太監可是把自己的親戚,直接安插到油水豐厚的崗位去。甚至還有安插到官僚體系中去的。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啊!”蕭慎可不敢拖欠這位小公爺的銀子,人家是他的財神爺啊! 再說了,英國公府小公爺的銀子那是他能拖欠的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