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國子監太學館教舍內,一名學生拿著《大唐日報》喃喃感慨道。 此時是課間休息時間,許多學生都會在這個時候拿出報紙看小說,當然,有時候報紙上的新聞他們也會大致瀏覽一下的,遇到感興趣的,他們也會去細看。 “文章是好文章,只是此等忠君愛國之事,為什么要讓商賈們去為之?我等讀書人難道不可以嗎?” 太學館的主要課程是經學,里面的學生受儒家文化熏陶比較嚴重,作為士人,他們正享受著“士農工商”這個階級等級劃分所給他們帶來的“福利”,待看完這篇文章之后,頓時就有學生跳起來憤憤不平道。 “對!沒錯!這募捐大會憑什么只讓商人過去?莫非這炎黃商會看不起我們讀書人?” “咳咳!吳兄、孟兄,這商人的錢多??!” “錢多怎么了?錢多了不起??!我今晚……今晚就回去找我爹要錢,這募捐大會我吳文才也定要去!我輩苦讀圣賢書,此等忠君愛國之事怎能讓那些商賈搶了風頭!” “對!沒錯!兩日后我也要去捐錢!” 一篇文章激起了許多學生的愛國熱情,縱然他們心中看不起商人,但值此國家危難關頭,他們也愿意暫時放下芥蒂、放下分歧,去為這個大唐,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藍田縣縣學,李澤軒入主藍田之后,除了修路、擴城池、整頓城內營商環境之外,還有一件事情便是重修縣學,相比于之前,藍田縣縣學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縣學面向整個藍田縣招收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因為藍田縣內的商人眾多,所以這其中也包括了相當一部分的商人子弟! 在之前,許多商人在得知藍田縣的官學可以招收商人子弟后,都紛紛舉家遷入藍田縣縣城,為的就是能讓自家孩子成為讀書人,將來能有個好前程! 此時,課間休息,縣學里面的學生對于《大唐日報》上頭條新聞的討論,其熱烈程度絲毫不輸于國子監! “國之興亡,萬民有責!這句話寫得太好了!” “兩日后龍門客棧募捐大會,我雖然不能去,但我一定讓我爹過去!要是不捐個五百貫,我就不認他這個爹了!” “哇!五百貫!虞兄,你這出手也太闊綽了吧?” “嘿!林小寶,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虞大慶家里在藍田縣的瓷器店可謂是日進斗金,區區五百貫,虞大慶他爹肯定拿得出來!” “哈哈!過獎!過獎!其實錢財都是小事,你們仔細想想,朝廷這次攻打突厥,若是戰敗,那這天下又將重歸亂世了!到時候我們哪兒能像現在這么舒服?這報紙上說的沒錯啊,國家興亡,萬民有責!就應該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炎黃商會的這個募捐大會辦得好!” “虞兄果然深明大義!沒說的,今天我回去就跟我爹說,讓他也去參加這次募捐大會!不捐五百貫,我林小寶也不認他這個爹了!” 果然,商人子弟就是“有錢”,說話就是有底氣,這幫富二代在看到報紙上募捐大會的消息后,紛紛開始琢磨著回去怎么“逼”他們的老子去捐錢了!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