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澤軒不好意思地捏了捏下巴,他早上答應的那么干脆,還不是被丘行恭給逼的?輸人不能輸陣嘛!事實上,你讓他去打仗,他可能還懂一些,畢竟李靖傳授過給他不少行軍打仗經驗,但這兩軍之間,類似于演習形式的比試,他對此可就一竅不通了! 你要說現代的軍事演習他可能懂一些,但古代的軍事演習,他懂個錘子! “末將之前從未在軍中待過,對于這軍中比試不甚了解,而且之前程伯伯、秦伯伯還有李伯伯他們也未曾和末將講過。早上之所以應了丘將軍,則是末將對于這新式操典有信心,不管比試什么,末將自信戊字營不會輸給乙字營!” 思忖片刻,李澤軒向段志玄抱拳道。 段志玄沉默良久,這才開口道:“也罷!本將知道你以前不在行伍,更不知行伍之事,便和你大概說說吧!” 李澤軒面上一喜,連忙道:“多謝大將軍!” “去那邊,咱們邊走邊說!” 段志玄指了指營帳方向,二人并排而行,段志玄開始講道:“其實軍中比試,除了主將對打之外,最為常見的形式便是狩獵。李參軍也是讀書人,應該知道《周禮》中記載的君王四季田獵吧? 君王四季田獵,分別稱作春嵬、夏苗、秋狝、冬狩。在之后的各個朝代的君主,基本都遵循周代留下來的傳統,利用每年固定的大規模狩獵行動來訓練軍隊。而每次的狩獵,都是各軍將士在君主面前表現自己的好機會,誰獵取的野獸多、誰獵殺的野獸兇猛,誰便能拔得頭籌! 漢武帝當年就酷愛田獵,經常將京中軍隊,拉至深山野嶺進行狩獵比賽,后面漢軍能戰勝匈奴,其實跟武帝尚武也不無關系……” 乙字營將士和戊字營將士進行戰力大比拼,其實這個就有點像是現代的軍事演習了。現代演習分為實槍不實彈和實槍實彈兩種,一般對抗演習都是實槍不實彈,以防發生誤傷。 而且演習的傷亡率什么的都是根據公式推導出來的,比如說紅軍說對某某區域實施炮火覆蓋,有兩種方法,最常用的是根據當時藍軍在此區域人數,然后用一般的傷亡率公式計算出來藍軍傷亡率。 還有一種比較老,就是藍軍在此埋伏過后,人撤出,然后紅軍炮火覆蓋,根據實際毀傷效果評估藍軍傷亡率。至于軍事演習的傷亡率,都是允許的。比如李澤軒前世在某個帖子中看到過,軍一級的演習允許死三個人,死亡數在三個及以下的,領導是沒有責任的。 至于古代的演習是什么樣,李澤軒腦海中還真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在他的印象中,古代的軍事演習更多的是擺陣,士兵們也只是走走陣而以,練練聽什么鼓向前,怎么個音率,是快還是慢,快的鼓,快步向前,慢的,慢步向前,聽什么動靜就像狗一樣有什么反應。 當然,如果這一切失常,那后果很簡單,就是整個軍陣潰不成軍。在軍陣中,所有的軍人都有自已的職責和方向,就如同一個機械一樣,聽到指揮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就算是赴湯蹈火也要沖上前,這個就跟戊字營現在的騎兵沖陣訓練很像。 但說到底,這種擺陣演習,其對抗性終究有限,兩軍互相在那兒擺陣,不僅很沒有觀賞性,也很難分出勝負,所以李澤軒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這種比試方法。 不過段志玄倒是給了一個不錯的建議——田獵! 原始社會的時候,就流行狩獵了,這和當時的生產資料極度短缺有關。當農業和畜牧業充分發達足以滿足人類需要的時候,狩獵活動也變得豐富起來,可以練兵,可以娛樂,甚至可以選拔人才。 奴隸社會沒有戰事時,就通過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來訓練軍隊,增強士兵的格斗技能以及整體配合行動的默契,保證一旦發生戰爭,可以迅速進入狀態。這種高規格的狩獵活動往往利用農閑時期,由君主發起,組織大隊兵馬外出射獵,練習武事。 漢武帝劉徹是最喜歡獰獵的,“以馳逐野獸為樂”,他的文臣在《七發》中描述狩獵娛樂的情景說:在風和日暖的春天,乘著輕快的馬車,帶著華麗的弓箭,白刃閃光,旌旗蔽日。 而有唐一代,喜愛狩獵、擅長騎射的達官顯貴比比皆是。李二更是把狩獵放在與國家統一、國泰民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狩獵在這個時代的上層社會中,是很主流的時尚。 但是,狩獵的地點一般都在山林之中,這種地勢非常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軍團作戰啊! 想到這里,李澤軒開口道:“大將軍,這狩獵固然是一個能展現大軍實力的好方法,但圍獵之地,多是山林,騎兵恐怕難以擺開陣型,而且咱們玄甲軍作為重騎兵,應當注重殺伐和沖陣,這狩獵則主要考驗的是士兵的騎射本領,恐怕有些不大合適!” “嗯!你說的不無道理,正是如此,老夫才讓你想主意嘛!” 段志玄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然后道:“這場比試還未開始,戊字營其實就已經處于下風,所以這制定比試規則的人必須是你,若是行恭的話,那戊字營就徹底沒有贏的機會了!” 這算是變相地告訴李澤軒,他段志玄是站在戊字營這邊的,這也是他為什么要為李澤軒爭取制定比試規則的權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