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靖抱拳道:“回陛下,大唐如今整軍備戰還不過月余,攻打突厥所需要的四十萬兵馬糧草都尚未籌備齊全,如何能冒然向頡利開戰?進軍草原不比早些年在大唐境內平叛,屆時,大軍的糧草補給將會因為距離問題而變得無比困難,老臣認為此時無論是糧草補給,還是各軍籌備情況,都不宜與頡利撕破臉皮、冒然開戰!”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聞言,不由眉頭一皺,雖然他們贊同出兵,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李靖說的有道理,當下的確不是與突厥開戰的最好時機! “藥師所言有理,如今我大唐剛剛經歷完大蝗災,并未做好與頡利全面開戰的準備!” 李二這時開口了,不過隨即他話鋒一轉,說道:“但朝廷也不能坐視頡利就這么統一草原、壯大實力,所以,朕決定派遣使者,帶上一批糧草物資進入草原,協助突利可汗抵抗頡利!只是不知,何人愿往~?” 李二話音一落,太極殿頓時就安靜了! 這個問題顯然是“送命題”,雖然自古就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說法,但以如今大唐與突厥之間的局勢,朝廷派出去的使者很可能就是有去無回了,畢竟突厥人可不會跟你講究那么多! 貞觀一朝,不缺乏良臣猛將,可是這種明顯是去送死的差事,就算是良臣猛將也不愿意干啊! 大殿內安靜了良久,仍然沒有人說話,李二這時看向文臣隊伍第四排的一名中年大臣,道:“茂約,你素有巧辯之才,且去年曾出使過突厥,對于草原的形勢你最是熟悉,此番你可愿再次擔當大任?” 聽到李二“點將”,朝堂諸臣很快就將目光投向了唐儉,雖然大家在心里仔細一想,都覺得唐儉算是一個很合適出使突厥的人選,但卻沒有一個人出聲附和,因為這種時候還出聲附和的人,無疑是將唐儉往死里了得罪! 唐儉身子一顫,猶豫片刻后,他緩步走上前方,向李二拱手道:“回陛下,老臣愿為大唐,愿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唐儉爽直豪邁,不循規矩,而且與李二私交甚深,面對李二的“請求”,他不得不答應,這不是因為君臣之命,而完全是出乎于朋友之義~! 李二贊賞地看了唐儉一眼,道:“好!好!好!唐愛卿高義,朕心甚慰!有唐愛卿這等忠臣,何愁我大唐不興、突厥不滅!” “陛下言重,這是老臣應有之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