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李澤軒口中蹦出的這句詩,李二不由怔住了,沉默半晌后,他一臉復雜地站起身,走到了李澤軒身前,拍了拍后者的肩膀,沉聲說道: “小子,自古以來,戰爭都是會死人的,當初若是沒有那些在沙場出生入死的將士,怎會有我大唐如今的四海升平?朕以前剛上戰場的時候也像你這樣,見到身邊的袍澤一個又一個地離你而去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朕也體會過!但是朕不會逃避,更不會一蹶不振,因為朕知道,只有讓這片江山徹底太平了,才能避免更多的人流血沙場!” “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少死一些人!” 李澤軒一臉認真道。 “想辦法?你所說的辦法就是讓朕下旨令六部官員停止籌備出征事宜?就是讓大唐百姓都知道他們的君主是一個懼怕突厥的懦弱之君?還是說你有辦法讓大唐所有人都相信今年突厥會繼續遭遇雪災?” 李二冷哼一聲,繼續道:“事到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三個月之內做好充足的出征準備,大唐的將士不比突厥士兵弱,加上如今朝廷府庫充足,你那工坊技術先進,可以為將士們提供更充足的糧草軍需和更加精良的兵器鎧甲,這樣也能減少傷亡!你小子當初可是意氣風發、天不怕地不怕,現在難道連戰勝突厥的自信都沒了?” 被李二這一通“教訓”,李澤軒一時無言,因為老李說的可是句句在理,讓他無從反駁,就目前大唐的情況來說,更改圣旨所要冒的風險和付出的代價太過巨大,倒不如好生籌備出征事宜。 更重要的是,雖說這個時間段的突厥要更加強大,但這個時候的大唐相比于正史上的也要更加強大,府庫充盈、國力強盛不說,大唐目前的工業水平也要比正史上更加先進,可以造出更鋒銳的兵器和最堅固的鎧甲,還有無線電報、神仙燈、望遠鏡這些輔助型工具,這種情況下對上突厥,未必就不能重演歷史上那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想到這里,李澤軒的心中又升騰起了濃濃的自信。既然出征草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那便想方設法去為大唐增加更多的勝算吧!三個月的時間雖短,但還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陛下教訓的是,臣一時鉆了牛角尖,接下來的這三個月,臣定當竭盡全力,幫助朝廷備戰突厥!” 李澤軒朝李二深施一禮,一臉堅定地說道。 見狀,李二的臉上終于流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微笑,他頷首道:“好!這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神仙子弟!突厥國力強盛又能如何,只要咱們君臣齊心協力,覆滅突厥指日可待!” “陛下所言甚是!” 李澤軒笑著附和道。 說罷,他忽然想起他今天上朝可是帶著“任務”來的,于是他連忙又向李二拱手道:“陛下,臣在龍虎山的小師叔,想要覲見陛下,現在正在宮外等候,陛下您看……” 聞言,李二眼睛一亮,驚訝道:“哦?你是說玄清道長也來長安了?快!來人!快請玄清道長過來!” 說罷,李二迫不及待地沖殿外的內侍喊道。 “喏~!” 一名內侍躬身應了一句,然后轉身快步離去。 甘露殿內,李二看向李澤軒,若有所思地問道:“你小子老實跟朕說,玄清道長此次入宮見朕,到底所為何事?” 龍虎山一直都是半世半隱的門派,對于世俗皇權從未熱衷逢迎,所以玄清這次主動入宮覲見,李二在經歷了最初的激動后,立刻就覺察到了不對勁,于是他才向李澤軒發問。 另外,這回李澤軒在龍門關身受重傷,命懸一線之際,一直在龍虎山修行的玄清竟然及時趕到,這種本來不應該出現的巧合卻出現了,老李心中早就存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