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說的便是魏征現在這番模樣! 這個時候,不需要冷靜,要的就是那種一往無畏的書生意氣、愛國風骨! “陛下,魏左丞所言極是,如今我大唐國力強盛,實力早已今非昔比,頡利派軍進犯我大唐邊境,這是在藐視我大唐天朝國威,唯有嚴厲懲戒、殺雞儆猴,才能讓我大唐邊境徹底安定,才能讓周邊小國收起覬覦大唐之心!臣認為朝廷應當出兵,也有能力去出兵,去討伐突厥!” 房玄齡這時也跟著魏征站了出來,向李二拱手道。 “老臣附議!” 長孫無忌微微沉吟片刻,隨后也上前一步,拱手道。 他這一附議,其余的文臣紛紛迫不及待地向李二拱手道:“臣等附議!請陛下出兵,征伐突厥!” 滿朝文武,上下一心,齊力主戰,這就是大唐,這就是唐初朝堂文武對于戰爭的態度! 都說強唐弱宋,這話未必沒有道理,正是因為大唐這種舉國尚武的風氣,使得他們在遇到這種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時,往往都能勇敢地站出來,為國而戰,而不像宋朝一樣,每遇戰爭,滿朝上下幾乎找不到一個能站出來的,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主和派,他們只求得到一時的安定,哪管后世的子孫會不會遭到異族屠戮呢? “好!眾愛卿不愧為國之棟梁,朕心甚慰!” 見底下臣子一個個踴躍請戰,李二龍心大悅,他大笑一聲,道:“如今關中地區的蝗災,大部分都已平定,即便是有些地方沒有被平定,依靠著太倉和含嘉倉所儲備的糧食也完全足以應付災情,朝堂六部,此刻應該都能騰得出手來,去準備接下來的這場大戰! 此次出擊突厥,朕打算派兵三十萬,這三十萬兵馬,皆從長安十二衛中調撥,沿途再征召各州的府兵精銳,擴軍至四十萬,朕要在草原之上,與頡利一決雌雄! 六部官員,在三個月之內,必須準備好三十萬大軍所需要的糧草、兵甲、戰馬、藥物,長安各軍府將士,這兩個月的時間要加緊訓練,不得有任何懈怠,朕會入營巡查,若有發現怠于操練者,營中將官定將嚴懲不貸! 三個月之后,大軍正式出征,朕要滅掉整個突厥,讓我大唐北方邊境徹底安寧,讓我大唐的后世子孫,皆不再遭受北方異族的威脅!” 眾人心中一凜,他們沒想到李二居然打算在三個月后就對突厥發起進攻,這個有些突然,但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再玩幾個月的話就要入冬了,冬天作戰對于唐軍會非常不利! 但同時,眾人也被李二的這番豪言壯語給激的熱血上涌,于是,李二話音剛落,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便齊齊躬身道:“臣等遵旨!” 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國戰,這是當今世上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第一次全面對抗!即便大唐如今兵強馬壯、府庫充足,但是對上突厥這樣的龐然大物,還是必須得全力以赴! 李二所說的三十萬大軍已經算是最少的預估了,他不是不想多派出去一些軍隊,但深入草原、遠程作戰對于后勤補給來說本來就是一項極為艱巨的挑戰,人數越多,補給就越困難,三四十萬的大軍已經是補給線能夠正常維持下去的極限值了,人數再多的話,補給很容易出問題! 另一方面,李二要考慮的不僅是突厥,還有大唐周邊的其他小國,若是大唐的軍隊傾巢出動,必然會導致后方空虛,周邊的那些小國,例如吐蕃、吐谷渾、高昌、真臘這些國家,未必不會對大唐有想法、來個趁虛而入! 所以,在李二看來,出擊突厥的軍隊貴在精,而不在多,到時候憑借著優良的兵甲,再加上出色的戰術指揮,四十萬大軍未必就不能撼動突厥的“百萬雄師”! ……………………………… “雨惜,你這氣色為何這么差?是不是生病了?” 藍田縣,永安侯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