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你們居然要去那個地方?不可能!老夫不過是小小的一個侍郎,幫不了你們什么!” 長安城西,一處宅院的書房內,一名褐衣老者拂了拂衣袖,一臉驚怒地說道。 在他對面,站著一名戴著斗笠的灰袍男子,寬大的斗笠遮住了那人的容顏,只聽那人哼了一聲,道:“你敢不聽主上號令?別忘了你今日的地位是誰給你的!” 褐衣老者面色一怔,道:“老夫如今的地位那是當今圣上給的,與你們何干?” “當今圣上?哼!你可真是忘恩負義!” 灰袍男子冷笑道:“當初你不過是一介窮書生,在長安毫無門路,流落街頭、將要餓死,是誰提拔重用你、并賜你官職的?都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現在看來,此言果然不假!” 褐衣老者被灰袍人這一通教訓給訓得面紅耳赤,他指了指灰袍,惱羞成怒道:“即便是對老夫有恩,那也是太……,但是他現在已經不在人世了,跟你們何干?” 灰袍男子呵呵一笑,然后從懷里掏出了一個用手帕包裹著的物什,遞了出去,道:“你看看這個是什么?” 褐衣老者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小心翼翼地接過,待打開手帕,看清里面的東西后,他陡然瞪大了眼睛,道:“這……你們……你們的主上竟然……” …………………………… “侯爺,這沒有陛下圣令,下官實在不敢擅自調兵啊!” 并州(太原),刺史府! 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人,苦笑一聲,對李澤軒拱手道。 此人名為王燎原,現在的并州刺史。 如今李澤軒遇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那就是他雖然得到了能夠調令北方諸州兵馬的圣旨,但他這個圣旨卻不能拿出來給別人看,空口無憑,他就算說的天花亂墜別人也不相信啊! 這還是看在他是當朝新貴、深得圣眷的份上,要是換個人,估計王燎原現在都已經派衙役將他給趕出去了! 想到這些,李澤軒不由郁悶的要死,他一臉無語道:“王刺史,本侯說了多少次了,這是陛下在幾個時辰前下的圣旨,并州這邊最遲在明天才能收到,但情況緊急,本侯等不了了,你現在必須調兵!莫非你還懷疑本侯假傳圣旨不成?” 并州距離長安有六百多公里,即便是用八百里加急也得跑個差不多一天一夜!但巫劫身為大宗師高手,天知道他趕起路來會有多快?所以李澤軒才在心里暗暗著急。 王燎原苦笑著拱手道:“侯爺,非是下官不相信您,而是調兵一事,下官實在無能為力啊!您沒有圣旨,也沒有大都督的手令,就算是下官去并州大營,里面的將官也不會聽下官的號令啊!” “大都督?” 李澤軒眉頭一皺,忍不住在心里犯起了嘀咕,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連忙在腦海中瘋狂地搜索相關的記憶,片刻后他終于明白了過來,并州不僅有刺史府,還有大都護府! 并州(太原)作為大唐的龍興之地,外加并州城是北方第一大城,距離突厥較近,可謂是軍事重鎮,所以朝廷在這里設了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一名,總領整個河東道二十一州的軍務,權力可謂是極大! 在貞觀時期,全國依然有四十一個都督府。每個都督府下面,又管轄著幾個州府。而在唐朝的時候,在地方,設立了三種不同的都督,分別是上都督、中都督和下都督。每個都督掌管的州縣品級不同,名稱就各有不同。而大都督,可以直接管轄都督。他們管轄的州府,最低都要超過十個。 而并州這個大都督府是武德七年建立的,這個就類似于李恪的那個益州大都督府了,統領整個劍南道的軍務,權力盛極一時! 跟都督不同,大都督這個職位,朝廷一般只會讓那些宗室里的王爺們(比如說李恪),或者朝廷重臣兼任。因為大都督這個位置實在太重要了,帶著那么多兵馬,萬一造反,皇帝就真的吃不了兜著走了。不過,因為宗室里的王爺也都是兼職擔任著一職位,實際上處理大都督任內事務的,都是這些王爺或者朝廷重臣的長史。 長史這一職位,身份更接近于幕僚,擅長處理實際事務,一般的長史,地位都不高。但大都督府下的長史,身份相當于州府的刺史,握有實權,甚至還會兼任節度使,地位極高。 不過話說回來,李澤軒實在是想不起這會兒的并州大都督是誰了,畢竟他前世又不是專門學歷史的,但即便是專門學歷史的人,估計也不會知道貞觀二年的并州大都督是誰! “王刺史,這并州大都督是何人?本侯親自去拜訪一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