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宜芳縣算是嵐州境內偏靠北部的一個縣了,而云州則是挨著嵐州北面,云州再往北,就是大草原了,那里生活著一群戰斗力強悍的游牧民族,也是大唐的生死大敵——東突厥! 從宜芳縣出來,一路狂奔半個時辰,翁婿二人就抵達了云州地界! 云州位于大唐與突厥之間,燕云十六州之一,自古為北方邊境軍事重鎮,算是大唐面對突厥的一道屏障了。 這里百姓不多,但駐守的兵馬卻很多,聽韓里正說,云中縣縣城里面駐守的府兵至少有四五萬人。云州只下轄一個縣,那就是云中縣。抵達云州后,韓里正卻沒有任何停下來的意思,而是繼續向北縱馬狂奔,李澤軒心道,莫非老丈人這是要帶著他去大唐的“國境線”上? 在云州境內又跑了兩刻多鐘,韓里正終于在一座山山腳下停下來了。 “小軒,這就是白登山!” 韓里正從馬上跳了下來,指著前方的那一片山脈,對李澤軒說道:“漢高祖六年,韓信在大同地區叛亂,并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劉邦親自率領三十二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告捷,后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氣候十分寒冷,漢軍雖然“卒之墜指者十二三”,但見匈奴只有老弱殘兵,更是獲勝心切,劉邦便不顧前哨探軍的勸解阻攔,率領先頭騎兵部隊直追到這白登山附近,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 冒頓單于率領四十萬鐵騎,將漢軍團團圍住。匈奴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漢軍斷糧斷水,十分危困。謀士陳平勸劉邦和親,以讓冒頓單于撤軍,劉邦應允,遂派人去突厥大營轉述劉邦的和親之策。當時,劉邦帶來的三十二萬主力大軍即將抵達白登山,冒頓單于若是不答應,就會面臨雙面夾擊! 最終,匈奴撤軍,劉邦在白登山留下了上千具尸骸班師回朝,但大漢王朝也由此拉開了與匈奴和親的序幕,直到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才一雪前恥!” 韓天虎原本出自前朝的韓氏家族,他爺爺韓擒虎可是上柱國,官位顯赫,雖然韓天虎只是韓世諤的小妾所生之子,在家族中不得寵,但論見識可比尋常百姓要淵博的多,所以這些史事他也能信手拈來。 李澤軒聞言,不由一陣默然。 西漢的白登山之役他不清楚,畢竟他前世不是學歷史專業的,但漢王朝與匈奴的和親,他還是清楚的,昭君出塞不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嘛? “劉邦建國之初,國力不強,想要抗擊匈奴的確有難度,但用女人換來的和平,實為我輩男兒所不齒!” 沉默片刻,李澤軒開口說道。 韓天虎猛地點頭,有些激動道:“小軒你說的沒錯,老夫也是這么想的!我中原的好女子憑什么要送到突厥,任由那些野蠻人糟踐?當年我們隨秦王在邊境連連征戰,還不就是為了百姓們能過上安穩日子?還不是為了我大唐不至于用女人去跟突厥人換來和平?大唐好兒郎,理應站著死,而不是跪著委曲求全、茍且偷生!所以,數千的大唐好兒郎,埋骨在了這白登山下啊!” 此時,二人牽著馬繞過了一個彎道,順者韓里正手指的方向,李澤軒定睛一看,頓時呆住了! 入眼所見,上千個大小不一的土包,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山腳下,每個土包前都立著一塊一尺長的小木牌,隱約能看見木牌上刻著字,顯然,這是一座墓林,千人墓林啊! 在上千小土包的正前方,有一個大土包,很大很大,二十個人手牽手估計都圍不住,那大土包前,有一個大約一丈高的墓碑,上面刻著“大唐英烈”四個字。 莫名地,李澤軒突然有些想哭。 “這最前面的這座墳墓,里面埋得全是那些尸身不全、辨認不出身份的將士,當時不知道他們每一個人的姓名,就只好將他們一起安葬在這里了!” 看著眼前那座超級巨墳,韓里正幽幽道。 韓天虎少年時期,便遭受韓家主母白眼,被迫浪蕩江湖,對于前隋,他本就沒有多少感情。后來李淵從太原起兵,以風雷之勢攻破長安,建立大唐國,并在接下來的平叛戰爭中勢如破竹、大有平定全國的趨勢,忽然,突厥犯邊,也就是那個時候,韓天虎正式參軍,并一步一步稱為了秦瓊的親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