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古至今,無不是臣子求著皇帝要官兒當,可是現在,他這個當皇帝的居然要反過來“求”臣子當官了,這讓李二不由氣得牙癢癢。 但是在他看來,市舶司這個以前從未有過的機構,要想做到從無到有、迅速建立起來,并快速地發揮出它應有的職能,就必須找一個目光長遠、思想不拘泥、真正懂海貿的人來管理,李孝恭雖然親自出海過,但是在想法和點子上,差了李澤軒不止一籌。 讓李孝恭當市舶司的一把手,總攬全局,然后讓李澤軒當市舶司的二把手,負責具體制度的制定,這在李二看來,是最完美的人員配置了。 “呃,陛下,小臣深受國恩,朝廷只要有需要,小臣就算赴湯蹈火,也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等還未做便邀功的事情,臣斷然是做不出的......” 李澤軒“正義凜然”地說道。 李二嗤之以鼻道:“你小子莫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再磨磨唧唧,別怪朕不客氣!” “陛下,小臣向要幾座礦!” 李二話音一落,李澤軒就趕忙叫道。 “礦?你小子想要鐵礦?” 李二的臉色陡然變得嚴肅起來,對于封建帝王來說,鐵礦,這可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東西。 春秋時期,齊國管仲在「官山海」理論中,提出了“鹽鐵專營”的政策,它使齊國迅速致富,成就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不過,盡管管仲倍受后人推崇,他死后的數百年里,除銳意變法的商鞅外,卻很少有人效仿他的強國之策。 直到漢武帝時期,朝廷因連年征討匈奴,中央財政日漸空虛,而民間富商“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漢武帝這才發現鑄錢和煮鹽對國家賦稅的極端重要性,由此催生了在中國歷史上時斷時續實施了長達兩千余年的“鹽鐵專營”政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