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照史書,戒日王在貞觀十五年的時候,才開始派遣唐使訪問唐朝,而且從始至終也不曾求取過大唐公主。 現在事情發展成這個樣子,全因李澤軒這只蝴蝶,煽動了他那小小的翅膀,讓歷史的軌跡偏移了那么一點點。 要不是他促使朝廷組織船隊南下貿易,遠在千里之外、正挖空心思想要統一整個印度半島的戒日王,也不會看到大唐帝國強大的海運能力,更不會派出國之大相親自來到長安求親,說到底,他是想磅上李二這條大船,以此迅速統一整個印度! “荒謬!簡直是一派胡言!西漢之時,有昭君出塞鑄就漢人與匈奴的千古佳話,今日我大唐怎么就不能將公主嫁與戒日王朝,修兩國百年之友好?” 崔善福拂了拂袖子,指著李澤軒,怒聲呵斥道。 李澤軒瞪了瞪眼,揚起手就想揍人,崔善福見狀,立馬后退三步,與李澤軒保持了一個安全距離。 “放你娘的狗屁!昭君出塞,是我漢人千百年來的奇恥大辱,竟被你說的多光榮似的!” 李澤軒忍住將崔善福暴打一頓的沖動,指著后者,怒聲罵道:“你只知道王昭君給西漢和匈奴帶來了六七十年的和平,你卻沒聽過《五更哀怨曲》「王昭君在出塞途中所作,滿腔幽怨,無限感傷」吧?堂堂的大漢王朝,竟然需要用女人來換取和平,而你等鼠輩,竟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簡直令人作嘔!你不配位列朝堂!” “荒謬,荒謬,千古佳話,到了你嘴里竟然成了奇恥大辱!永安侯,你簡直是一派胡言!” 崔善福一張老臉氣得發紅,指著李澤軒哆嗦道。 “千古佳話?狗屁的千古佳話,不過是被你們這些不知廉恥的文人用來掩蓋你們心中的懦弱罷了!“昭君出塞”其時匈奴經歷了“五單于爭立”的窩里斗,國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漢元帝坐享“昭宣中興”之成果,建昭三年「在西域又滅了郅支單于,西漢朝野可謂是如日中天,呼韓邪只是抱著“且喜且懼”的心態來的,哪有和親的必要? 就是因為當初某些懦夫貪得無厭,安于現狀,想要所謂的萬世太平,然后就將一個好姑娘的一生,給平白無故的葬送了!一個被打服了的匈奴首領,到宗主國朝謁,好吃好喝,全程免單不說,還抱得美人歸,你說可不可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