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爺,此事的確是倭國的過失,但還請王爺寬限倭國十天時間,十日之后若是不能將中村川雄交到您手上,額田部以及倭國上下愿意接受懲罰!” 倭國皇宮,侍衛走后,推古女皇沖李孝恭微微欠身,說道。 李孝恭想也沒想,搖頭道:“本王身負圣命,斷無可能在倭國逗留十日,明日就會楊帆返長安!” 推古女皇神情一滯,似乎對于這個結果有些措手不及,沉思片刻后,她說道: “無論如何,都是倭國讓大唐蒙受了損失,額田部愿意拿出黃銅千斤,白銀十萬兩,以作補償!待捉住中村川雄一應余孽后,額田部會派遣使者,送至長安城,交由王爺全權發落!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李孝恭忍不住呼吸微滯,心中暗道倭國真是財大氣粗啊! 要說大唐現在缺啥?最缺的當然是白銀跟黃銅啊! 唐朝的疆域很遼闊,但是金銀礦的探測和開采技術都不高明,于是全國每年的白銀產量,大約只有一萬五千兩,對,你沒聽錯,就是一萬五千兩! 這一萬五千兩的新煉銀,再加上各地地方官搜刮民間存銀進獻給皇帝的,以及有時候各州郡也把上交的賦稅折成銀子運送進京,這些白銀通常會鑄成長方形的銀鋌,長一尺,寬兩寸,五十兩一鋌的比較多。鋌面上要刻上或者寫上銀的重量、成色、來歷,進貢人的姓名、官職、年份,等等。 所以白銀在大唐并不是流通貨幣。 想想后面的朝代,那些貪官動則就貪上上萬甚至上十萬兩,例如明朝嚴嵩貪了黃金三萬兩,白銀兩百多萬兩,清朝的和珅,貪了白銀八億兩,超過了朝廷的十年收入,跟這些大貪官相比,唐朝的白銀儲量真的是弱爆了! 還有黃銅,大唐這幾年休養生息,國內發展一片欣欣向榮,百姓的生活好了,民間對于銅錢的需求量自然就更大了,但是朝廷已經探明的銅礦就那么多,這個時候又沒有“交子”、“寶鈔”之類的紙幣,所以這兩年大唐已經出現了用錢荒了! 像倭國這般財大氣粗地隨口一說就拿出一千斤黃銅,大唐最起碼不敢這么玩兒。 “黃銅一萬斤,白銀十萬兩,捉到中村川雄后,必須由倭國一個夠身份夠分量的人親自押送至長安,如此一來,本王可以當做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 李孝恭在心里琢磨了一會兒,然后看向推古女皇,淡淡地說道。 獅子大開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