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澤軒聞言差點一個跟頭栽倒在地,五斗是個什么概念~?唐代的一斗是約合現(xiàn)代的六千毫升,差不多十二斤,五斗就是六十斤,一個月喝六十斤酒,李澤軒此刻只想說一句,尼瑪嗨喲~! 再說,按照當下溫柔鄉(xiāng)每升兩貫的市價來算,這五斗溫柔鄉(xiāng)就是一百貫,一百貫吶~!他李澤軒雖然不差這點錢,但是炎黃書院教師的普通工資在那兒擺著{之前定的是炎黃書院助教每月薪俸十貫,講師每月薪俸二十貫,副教授每月薪俸五十貫,教授每月薪俸一百貫、并送炎黃書院新式豪宅一座},王績這貨是一個月光喝酒就把一個教授一個月的工資給喝沒了……… “王無功啊,王無功,你個老匹夫還真當自己是五斗先生了~?張口就要五斗酒~?” 顏思魯可是土生土長的長安本地人,對于當下溫柔鄉(xiāng)的行情,他是非常清楚的,這時聽到王績的要求后,他有些不滿地出言道。 說起王績的五斗先生這個稱號,還算是大有來歷的。 首先說王績本人,并沒有李澤軒想的那么不堪,某人將之當做附贈品,著實有些“不識貨”。其實王績這個人還是很有才能的。 隋開皇二十年,只有十五歲的王績便游歷京都長安,拜見權(quán)傾朝野的大臣楊素,被在座公卿稱為“神童仙子”。大業(yè)元年,應(yīng)孝廉舉,中高第,授秘書正字。 但這貨聰明是聰明,就是有些懶惰,而且還嗜酒如命~!他先是因為生性簡傲,不愿在朝供職,改授揚州縣丞。但因嗜酒誤事,受人彈劾,被解職。其實,他并不看重官職,故感嘆道:“網(wǎng)羅在天,吾且安之。”這時隋末大亂,他便和隱士仲長子光在一起飲酒賦詩,養(yǎng)鳥作樂! 唐武德八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員,王績以原官待詔門下省。按照門下省例,日給良酒三升。其弟王靜問:“待詔快樂否?”回答說:“待詔俸祿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戀。”待中陳叔達聞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時人稱為“斗酒學士”! 武德九年末,李二弒兄囚父、政變上位,王績再次被朝廷征召,授命為有司,當時太樂署史焦革善釀酒,王績這貨聽說后,頓時就有些蠢蠢欲動了,他糾結(jié)了許久,終于下定決心,跟吏部的大佬說自己請求調(diào)到太樂署當太樂丞。 那個時候的吏部尚書應(yīng)該是長孫無忌,老狐貍聽到王績這個奇葩要求后,頓時老臉一黑,然后以不合品級為由給駁斥了。 {有司是從四品,而太樂丞是從八品小吏……不得不說,這貨為了喝酒,還真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來} 王績收到長孫無忌的批復(fù)后并沒有放棄,一遍又一遍地給長孫無忌發(fā)申請,表明自己是必須去太樂署,起初長孫無忌還沒放在心上,可是耐不住這貨一天一封信地騷擾,最終按照這貨的請求任命了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