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嗯~?陛下緣何得知這水泥比糯米灰漿更便宜~?” 長孫皇后好奇地問道。 “呵~!這還用說~?猜都能猜得到,這東西若是成本比糯米灰漿高,李澤軒怎會費盡心思去研究它~?朕估計這水泥里面的成分,應該是一些沙子、石灰而已,并沒有包含什么昂貴的原料!” 李澤軒要是在這兒,肯定會給李二刷一波“6666666”,老李這個初步的猜測,簡直吊到沒朋友! “嗯~!那如此說來,這水泥要是早十年出現,長安城的城墻,豈不是能省下很大一筆錢?再說若是用水泥修建城墻,應該更加堅固吧?” 長孫皇后頗為遺憾地說道。 唐都長安的前身,是隋代初期宇文愷主持興建的大興城,《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說:“隋氏營都,宇文愷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條高坡,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宮殿,以當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應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觀及興善寺以鎮之。”意即參照周易象數理論,比照乾符六爻,進行都城總體布局設計。 武德元年,大唐初立,李淵令閻立德對長安城的外郭城進行了重新修建。 唐代的里程,大程是360步為一里,小程300步為一里;大尺12寸,小尺10寸,當時的長安城用大程里和大尺折合計算后,外郭城墻的總長度已經達到36公里左右,這在那個年代,無疑是一件舉世無雙的宏偉工程,當然,所糜耗的錢財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長孫皇后在看到水泥后會感到些許遺憾。 自從去年“渭水之盟”后,李二一直都在為錢犯愁,長孫皇后對省錢這方面的事兒自然會特別敏感和上心。 “呵呵~!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更何況就算是再堅固的城墻遇到了真正的強敵也會毫無用處!我大唐的軍人才是我大唐最堅實的城墻~!若后世子孫不爭氣,被外族兵臨城下,只能龜縮在城墻之內,那朕覺得還不如亡國好了~!朕之大唐,定要四夷臣服,萬邦畏懼~!不會再有人能兵臨長安城了~!” 說到城墻,李二忽然想起去年頡利、突利二可汗,帶領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渭水,兵臨長安城下。那一次,若是頡利再勇敢一點,不管不顧地強攻長安城,縱然長安城的城墻高達雄偉,怕是也抵不住這二十萬雄兵的進攻,這讓李二對于城墻有了一種新的看法,死守不如強攻啊! 這就是李二與后世君王不同的地方了呀!李澤軒若是穿越到了宋代或者明朝中后期,要是再搞出水泥,當時的君主百分之九十的概率會把水泥用在加固城墻、防御外敵上。他們這是“提升護甲”,保證生存,而李二奉行的完全就是以攻代守,打到所有敵人都膽寒的時候,自然就不需要城墻來抵御外敵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