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章夜雨寒(下)-《一劍長安》


    第(1/3)頁

    雨落在了頭上,從發梢滴落。

    徐長安提著劍,朝著不遠處的林子里叫道。

    此時地上躺著八具尸體,此刻全都恢復了原形,變成了各類動物。

    李道一重新燃起了火,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他皺起眉頭看了一眼在雨中的徐長安,隨后目光落在了小白的身上。小白此時似乎也是被激發起了兇性,坐在了門口舔著爪子。

    他擔憂的看了一眼這一人一貓。

    對于小白他沒有過多的擔憂,小白的血脈屬于白虎,是兇獸,也是主攻伐的瑞獸。但終其根本,也是屬于妖而已,其兇戾之氣也是因為妖族血脈而帶來的,徐長安是封妖劍體,對一切的妖族都有克制之能,只要在徐長安身邊,他的兇戾之氣便能壓制,隨后慢慢的找機會完善血脈。

    讓李道一真正擔憂的是徐長安,他的兇戾不是因為血脈,而是魔所至。

    魔本無形,卻最能勾出人潛在的兇狠和嗜血。

    人分善惡,先賢曾有過兩種說法,并且因為這兩種說法爭吵了上百年,甚至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流派。

    學說其一,人性本善,生而如素箋,世間為畫筆,父母師長為首執筆人,善惡定調看其師長父母;其所見所聞為色彩;至于這圖畫的真義,則是個人內心所致。心中有善,即便父母為惡,但其一生亦可以成為一幅好圖;若內心不善,即便父母師長為高雅之士,所見所謂皆為人間大美,此一生亦可成為一幅百鬼兇煞圖。但其內心,則又是由所見所聞和父母師長教育而定,故此形成了一個閉環,生生不息,相互制衡和影響。

    至于第二種說法,便是人性本惡,人天生就有殺戮的殺欲,有對財色的貪欲,有對土地和人的征服欲。只是,這些欲望被美好的世間給壓制了,但世間也有惡,這些惡如同一個引子一般,能把人世間的百惡給勾引出來。這一種學說,能順便把魔的存在給解釋清楚了。

    在他們的理解中,魔,便是能夠輕易的把人心中的百惡給勾引出來。要制止這魔,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是極難。同樣都是看個人內心是否堅定,這又回到了人本善的學說。

    所以,這兩種學說千百年以來一直沒有分出一個正誤。

    從而讓這天下修行的讀書人分成了兩個派別,齊魯之地的姜家便是信奉人本惡的讀書人,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攻伐之術才顯得凌厲;而知行書院和天廬書院則都是支持人本善,所以他們一般都是勸解為主。至于夫子,則是有些不明確,兩種學說他沒有明確的支持哪一種,他更多的相信自己,相信眾生平等。

    所以當初遇上徐長安,他開始糾結了。

    他本來有無數次機會殺了徐長安,可他卻沒動;他也有無數次機會去好好的教導和引導徐長安,可他也沒動,只是微微的警示了一番。

    他相信,只要不到最后關頭,他都可以力挽狂瀾,他甚至可以取代封妖劍體,封妖劍體能做的,他也能做到。

    即便到了后來,夫子也一直堅信。

    但他的手段卻錯了,他為了能夠讓自己更強,讓自己能夠有能力去

    擔負更大的責任,開始不擇手段的變強,讓事情變得糟糕了起來。

    在他看來,各種體質本就不應該存在,資質也不該有好壞之分。

    一個人的初衷再好,可鉆入了死胡同,原本的道理便都變了味。

    至于李道一,他分不清人性本惡還是本善,道家告訴他,人性本惡,所以他們入世修心,堅定自我,遇事不平拔劍而鳴!但佛家卻告訴他,人性本善,所以他們的方式是勸導世人,他們也需要入世修心,體驗百態。

    佛道兩家殊途同歸,所以李道一都沒在意這事兒,最終都要修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军事| 高台县| 嘉黎县| 石棉县| 德格县| 乐昌市| 博爱县| 射阳县| 台北县| 比如县| 长丰县| 克什克腾旗| 彰武县| 贵南县| 花垣县| 耿马| 四平市| 淮滨县| 运城市| 绥江县| 乳山市| 桃园县| 承德县| 凤冈县| 白水县| 汾阳市| 弋阳县| 类乌齐县| 绥棱县| 息烽县| 潼关县| 茌平县| 嘉禾县| 仁化县| 安丘市| 万州区| 安乡县| 夏津县| 舒城县|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