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風水盜(下)-《一劍長安》
第(1/3)頁
清風水盜
荊門州中荊門河,荊門河上荊門石。
徐長安等一行人自然就是在荊門河中被截,傳言荊門州原本有一方荊門湖,倚靠著荊門山,可突然有一天天降巨刃,那時如晴天霹靂突顯,地動山搖之后,這荊門山兩側被劈了開來消失不見,于是荊門湖的水便泄了出去分別和原有河道相連,一條直通荊門州城外,而另一條,則是涌向了群山腳下。
這荊門石其實不是石頭,是一座低矮的土山,把荊門河一分為二,河水從兩邊泄出去??蛇@山和以前的荊門山對比起來實在是猶如老虎與貓咪一般,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之上,雖然同樣也可以稱之為山,可百姓更愿意叫他荊門石。
這兩條河道,大有不同。
通向荊門州州府的那條被稱之為荊門正河,這河到了下游水流便漸漸變小。而另外一條自然被稱做了荊門側河,側河通往群山,流經幾處廖無人煙的地界,最后奔流入海。
越過了荊門石,水流便湍急起來。但很顯然,側河比起正河來說水流更加的湍急,一般的老艄公都不敢去,只有這些在刀頭上舔血、大河中討生活的水盜才能在這側河里如魚得水。
水流不同,兩岸風光自然不同,往正河去便是一路上低矮的瓦房,院子中偶爾伸出幾截枯樹枝,生怕船只經過,它隨風而下。側河則是不同,春暖花開,兩岸懸崖峭壁之上殷紅錦簇,綠色的枝葉上還會掛著一些積雪。到了夏季,兩岸的顏色更加的豐富了,不僅有花兒,一直不知名的植物上還掛著各色的果實,鳥兒劃過高空,偶爾會落下“驚喜”算是給遠來之人的禮物;至于現在,也就是秋季,兩岸變得一片金黃,黃色的枯葉落在水中,樹木還來不及挽留,便飄然遠去,即便是猿猴的哀啼也無法挽回。那些成熟了的果子落入了岸邊或者水中,讓這河水添了幾分“色彩,發出了讓人作嘔的怪味道;冬季那便好一些,由于水流湍急,并不會結冰,那些果子和枯枝被大雪一覆蓋,便沒了味道,等到冬季過去,這條側河又迎來了新生。
雖然樹木會變,可兩岸的高山去是依然險峻,如同刀劈斧鑿一般,極難想象這些水盜如何生存,雖然荊門州的刺史知道這伙水盜在哪座山上,但奈何上不去,便只能望山興嘆。
徐長安一行人被這伙水盜挾持前行,自然不會從正河而去,過了荊門石,徐長安睜開了有些通紅的雙眼,才想看看兩岸的奇峰險峻,就被那水盜給喝止住了。
很快,船中多了兩三人,那是原先在河里的水盜。
他們從懷中掏出了一些布帛,濕漉漉的。也不管眾人抗議,便讓徐長安等人各自用這些布帛蒙上眼睛。
這些布帛經河水錦浸泡,加之如今正是秋季,味道自然難聞至極。
船中有一老人,穿著打扮看樣子是個不似貧農,他抱起了雙手,嘟囔著嘴,如同在家和自己兒子抱怨一般說道:“你不知道我有眼疾么,還拿這么臟的東西給我!”可惜的是,水盜不是他兒子,只見那領頭的水盜“嘿嘿”一笑,便把老頭扔到了河里。
“反正這個年紀的也不會是我們要找的魚兒,死了就死了!”水盜滿不在乎。
那老頭在河里撲騰了幾下,順著湍急的河流而去,轉瞬不見。
眾人看到這一幕,便收起了好奇心,老老實實的用那布把自己眼睛給蒙了起來。
徐長安也不例外,那些水盜看到了小白,也未曾多管。
在他們看來,就是再有靈性,也不會記得路,并且帶人來剿滅他們。
小白安靜的臥在徐長安的懷里,期間它叫了幾聲,問徐長安要不要動手,對付這些凡人而起,它一爪子一個。
徐長安摸了摸它,搖了搖頭。
既然這些人要帶他們上山,那他為什么不去呢?在山上總比在水中要自如些。
“聽著,這次檢查只是針對而立之年左右的人,老人和婦孺我們不查,但你們要聽話,什么該看,什么不該看自己心中要知曉,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也要明白。不然后果剛才你們也看到了,咱哥幾個手上可不止一條人命!”
大多數的百姓都懼怕的縮了縮身子,有些牙關都忍不住打起顫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炉霍县|
阿尔山市|
图木舒克市|
万载县|
青铜峡市|
开原市|
方城县|
濉溪县|
宁波市|
丰都县|
陵水|
桐城市|
柘城县|
嘉善县|
仁布县|
肃北|
临江市|
龙里县|
历史|
当阳市|
贺兰县|
泽库县|
叶城县|
广河县|
邯郸县|
白城市|
武强县|
马公市|
澄城县|
友谊县|
新巴尔虎右旗|
澜沧|
中超|
中江县|
新兴县|
乌鲁木齐县|
镇远县|
咸宁市|
区。|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