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六章 千古事(下)-《一劍長安》


    第(1/3)頁

    一劍長安第七十六章千古事千古事

    范言把那封奏折揣在了懷里,走出了范府,朝著布政坊走去。

    這封奏折沉甸甸的在他懷里,把他的心裝得滿滿當當的。

    他一路前行,走到了一處大宅前,深宅大院,不知道多少年沒有來過了。自三位老人輔佐圣皇以來,不講圣皇不會犯錯,可至少在百姓天下一類大事上從未出過差錯,所以才出現盛世開端。

    夏季正熱的時候,若是子夜以后在長安的街道上走一走,便能看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盛況。若是運氣好一些,還能遇到打更的大叔,一般子夜過后,他們便紅著臉躺在了地上,渾身的酒氣。但他們并不會沉沉睡去,因為每過一段時間便得打更了。他們打著酒嗝,搖搖晃晃的走在路上,看著敞開的門戶,累了也不會鉆進去,只會找個墻角蹲一下或者躺一下。

    百姓安居樂業,城市也愈來愈繁榮,這個世間朝著他想象中的模樣去變。

    可既然都到了這一步,他希望世間的規矩別被打破,一切朝著想象中美好的樣子去努力。

    這關乎國法,若是開了這個先例,特別是當權者這樣。那以后某位權貴的子嗣犯了錯,是不是也能這樣?

    百姓是根,國律法紀是本。遵紀守法的百姓便是國之根本。

    他懂得這個道理,那些廟堂之上高高在上的人更加的懂得。

    這侍中的大門他很多年沒有敲過了,他看著這座深宅大院,看著那朱紅色的大門可龍飛鳳舞的“安府”二字,深吸了一口氣,鼓起了勇氣,走了上去,拉住了門環。

    安世襄,三老之一,侍中,也是范言的頂頭上司。

    不過也許連安世襄都把這位右拾遺給忘記了,畢竟那么幾年來,左右拾遺也沒有提出什么切實可用的意見來。

    范言敲開了大門,看著正襟危坐的書桌前的老人,彎腰一拜。

    “右拾遺范言見過大人。”

    安世襄瞇著眼,看著腰桿挺得正直的范言,有些迷茫,腦袋中一直在搜索“右拾遺范言”這個人。

    想了會兒,還是想不起來,右拾遺這種八品小官,要不是今日范言的到來,恐怕他這輩子都想不起來。

    “右拾遺……”這位老人突然想了起來,好像當年那位平山王請他們三位入仕的時候便說過要設立左右拾遺,幫助大家和圣皇查缺補漏。

    當時說的是左拾遺歸屬中書省,而右拾遺歸屬門下省,之后他便把這事兒給忘記了,沒想到這個官職到還真的存在,也還有人一直在任職。

    更加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個人還來到了自己的府上。

    安世襄放下了書,站了起來,看向了范言。

    他揮手讓下人送來了一壺茶,分主賓之位坐下。

    “不知道范大人今日突然造訪,有何高見?”十幾年沒來,甚至自己都忘了名字的小官,今日突然來訪,肯定是有事要說。

    雖然安世襄無論是職責還是官位品階都都不知道甩了這位右拾遺幾條街,可他們三人都是儒生出身,未做官前都是有名的賢士,待人接物都和藹可親。

    三人的奇特之處就在這,三人雖然是讀書人出身,可卻并不偏袒夫子廟,甚至更多的是為天下,為圣皇服務。

    “大人一詞當不得,當不得!”范言看到安世襄,心中便有了幾分好感,不分官級品階,讓他進府,就讓范言對這位從未見過的安世襄大人另眼相看。聽到他的話和稱呼,便有些惶恐起來。

    “無礙,行的是圣朝事,造福的是天下百姓,只要是個合格的官員,都當得起大人一詞。”安世襄揮了揮手,頗為誠懇的解釋道。

    下人這個時候送來了一壺茶,安世襄笑了笑,接了過來,先為范言斟了一杯茶,隨后再給自己斟了一杯。

    范言的惶恐變成了驚恐,想接過壺的手都有些顫抖起來。

    安世襄看出了他的不安和惶恐,想來是見過太多擺架子的官員了,到了他這里,有些不適應。

    安世襄所料不錯,這位八品的右拾遺這些年見過不少的官員,大不過六部侍郎,小不過他這八品的右拾遺,那些人一聽說他的品階,說話的語氣便都變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绩溪县| 日照市| 广水市| 张家川| 碌曲县| 柘荣县| 临高县| 和林格尔县| 潍坊市| 阿拉善右旗| 石首市| 顺义区| 桓仁| 正阳县| 安岳县| 安泽县| 福州市| 崇阳县| 渑池县| 双牌县| 江油市| 盐津县| 禄丰县| 新和县| 静乐县| 乐安县| 石阡县| 长宁区| 广丰县| 龙海市| 资阳市| 宾阳县| 江油市| 长垣县| 湘阴县| 元阳县| 张家港市| 房产| 刚察县| 九江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