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章一四零 高胡-《永夜君王》


    第(3/3)頁

    林熙棠收回目光,繼續向城南的居所走去。身后親隨人如其名,石言,默然跟上,不一語。

    他的住處實際上是一座按野戰風格布設的小型臨時軍營,中軍位置兩個大帳分屬林熙棠和張伯謙,往外是北府軍團及雷騎衛的營房,再外圍才是這次參加血戰的各個軍團高級軍官居所。

    林熙棠走到自己門前,伸出的手突然停住,然后門自動開了。他看著那個穿著繁瑣而正式王服的男人,有剎那愕然,隨即笑道:“回來了?”

    以張伯謙的性格,日常根本不會穿這種層層疊疊的禮服,他數日前離開永夜返回上層大6,難道是去了帝都,還參加了大朝會?

    張伯謙眉宇間一片陰霾,英偉的身軀矗立在那里,如頂天立地的山岳般帶來無比沉重的壓迫感。他一雙凌厲鳳目直直看進林熙棠的眼睛里,寒聲道:“這是怎么回事?!”說著一揮手把什么東西劈頭蓋臉地扔了過來。

    林熙棠一怔,不等他伸手接過,那疊東西就在面前一尺處凌空停下,居然是一些文件,但制式不是外面通行的那種,而是三、四折的羊皮紙,偶爾閃過一溜原力光芒。這是帝國大臣們專用的奏折。上面附著的陣列其實是原力印章,表明了行文者的身份。

    林熙棠熟知政務,僅一眼看去,就分辨出好幾個世家和朝廷部司的徽記,全屬于上位大臣和侯爵以上的勛貴。也就是說這些并非普通奏折,根本不該出現在這里,哪怕其中內容涉及需要執行的事項,也該下抄送件,正本則封存于內閣檔案庫。

    他伸出手,把那些奏折收攏在手里,也不打開細看,沉吟著問:“你從內閣拿出來的?”

    張伯謙被他氣得笑了,“林熙棠,這些都是大朝會上彈劾你的奏章。”

    林熙棠淡然道:“彈劾我?這不是很正常嗎?”從一介伯爵之子,走到今天這個位置,林熙棠可謂樹敵無算,經歷過不知多少血雨腥風,朝堂彈劾實是其中光明正大的手段了。

    張伯謙尖銳地道:“那么就連你們帝黨中堅也跟著一面倒的彈劾你縱下克扣軍功,層層盤剝中飽私囊,擾亂血戰秩序,結黨打擊異己,也是正常的?”

    林熙棠其實剛才就看到那幾個徽記都是新貴把持的部司,或者是親近帝室的世族。他一時沒有說話,沉默半晌,方才淡淡道:“朝堂之上分分合合,不過利益而已。我所忠誠的,惟有陛下。”

    張伯謙冷然,“這些奏折里雖然沒有敬唐李氏,可不乏他們的姻親同年。”

    林熙棠挑了挑眉,不明白張伯謙為什么突然說到當今后族身上,隨即就聽他問:“敕封我為青陽王,是你的主意,還是陛下的?”

    林熙棠仍然沉默,過了一會兒才有點無奈地說:“有區別嗎?”

    張伯謙的封號被定為青陽王,當然不是內閣偷懶沒有擬新字。青陽張氏一門四公,顯赫無比,然而張伯謙沉迷武學,少理俗務,他承襲的丹國公一脈,在張閥中并不主事。

    張伯謙封王本就會對張閥內部勢力平衡造成沖擊,而帝室直接把張閥的象征,青陽兩字封給他,毫不意外地加劇了這一矛盾。至少在即將到來的帝國三年一次大祭典禮上,屬于張閥的那個位置,究竟是由青陽王還是現任閥主徽國公站上去,就會變成一個十分微妙的問題。

    帝室的用心,無外乎給擁有了新晉天王的第一門閥添點麻煩,可這同時也是一個堂皇陽謀,就算張閥上下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免不得有一陣子內政不寧。

    張伯謙一聲冷笑,“本來是沒什么關系。你當我去帝都干什么?你可知,椒房殿的那個女人想給我賜婚?”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贺州市| 通榆县| 许昌县| 子长县| 濮阳市| 汤原县| 长子县| 洛扎县| 瑞昌市| 阿克| 来凤县| 浮山县| 左贡县| 衢州市| 双流县| 侯马市| 昌图县| 界首市| 理塘县| 海晏县| 奈曼旗| 平泉县| 康平县| 丰县| 莒南县| 永德县| 城市| 石屏县| 宣威市| 姚安县| 佛学| 汉川市| 屯门区| 吉木乃县| 九江市| 成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兴县| 孝昌县|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