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仙門靈漩-《九天》
第(1/3)頁
“阿苦師兄,啥是奇經(jīng)八脈紫田丹腑?”
入門數(shù)日之后,方貴終于現(xiàn)修行之路遠沒有他想的那么簡單。
這些仙門里的修行法訣,也不是拿到之后就可以修煉的,其間諸般關(guān)竅,修行至理,無一不是玄奧復(fù)雜,牽扯到肉身之上諸多道理,尋常人拿到了手里,根本連看也看不明白。
于是他也只能暫且收了一飛沖天的心,老老實實的過來跟阿苦師兄學(xué)習(xí)前期原理,也即是修行之路最根本的基礎(chǔ),這些原理,其實早在這些弟子剛剛?cè)腴T之時,便已經(jīng)有長老執(zhí)事過來細細講過,不過方貴屬于半道入門,仙門自然也不會專派一位長老來講給他聽了。
好在仙門考慮的也算周全,之前讓阿苦來接引方貴入烏山谷,便也有讓阿苦幫著方貴入門的意思,這位阿苦師兄終日頂著一副愁容,誰看誰煩,不過心地倒是不錯,方貴這幾日里,每天過來找他請教,他也不覺得打擾了自己的修行時間,反而耐心的給方貴一一指點!
“方貴師弟,修行不是那么簡單的事,一定要穩(wěn)扎穩(wěn)打!”
“這世間修行之人,以境界劃分,共有煉氣,筑基、金丹、元嬰、化神、問天地等六個大境界,一層境界,一層天地,化凡為仙,直指大道,求得仙果!”
“當(dāng)然后面的境界,和我們離得太遠,如今便只講講練氣境界好了!”
“練氣境界,便是養(yǎng)息,吞吐天地之靈氣,養(yǎng)一口靈息在身,淬煉肉身,打通經(jīng)脈,便會漸漸脫離凡竅,可以施法,可以御物,漸漸對天地生出感應(yīng),從此與凡人不同……”
“而要養(yǎng)息,便須得明白人身諸般關(guān)竅,臟腑經(jīng)脈,尋常人看來,修行之人多懂醫(yī)理,便是這個道理,因為修行之人在修煉之時,早將肉身琢磨的一清二楚,倒比凡俗家的大夫還要懂行了,尋常小病小災(zāi),自然不在話下,所以你在修行之前,也需要補上這一塊的缺失!”
“……”
“……”
熟記肉身三千大穴,諸般經(jīng)脈,這便是阿苦給方貴布置的第一課。
對于向來將修行想的逍遙快活,熱血自在的方貴來說,實在沒想到這修行的第一步,居然是如此的枯躁乏味。不過他倒也有個好處,雖然平日里飛揚跳脫,但卻識得好歹。
他知道自己一個牛頭村里出來的人,一躍而成為太白弟子著實不容易,再加上自己是仙人后裔,早晚要走上這一條路,那么這些必修的功課,當(dāng)然也就避不過,要學(xué),那便好好學(xué)罷了。
于是,烏山谷的小溪旁,便多了一個終日里抱了醫(yī)卷苦苦誦讀的身影,這倒沒有在烏山谷內(nèi)掀起多少風(fēng)浪。
烏山谷弟子,有雄心志氣的,只想著快些提高修為境界,早早進入紅葉谷去修行,沒有雄心志氣的,也一直在考慮三年之后下山該去何處謀前程,對于方貴這個半途入門的小師弟并不如何在意,如此氛圍之下,自然也全沒有朱瞎子口中的同門之誼了。
如此苦讀了月余,隨著方貴漸漸熟悉適應(yīng)了這仙門生活,那些繁復(fù)冗陳的修行之理也背得差不多了,雖不說纖微畢察,起碼可以看懂了那一卷薄薄的太白養(yǎng)息法的法門。
而到了這時候,他再次來拜訪阿苦,正式詢問修行之道。
阿苦背了一個割草的筐,剛從山腳下喂豬回來,見到方貴來問這等大事,便放下了筐,洗把臉,然后認真講解:“方貴師弟不必這么著急,諸般行功脈絡(luò)可都記清楚了?”
“全記在心里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库车县|
应城市|
武定县|
邛崃市|
克东县|
克拉玛依市|
淮安市|
故城县|
大渡口区|
确山县|
西宁市|
招远市|
红河县|
宜兴市|
绥阳县|
明星|
新安县|
丁青县|
沽源县|
化州市|
札达县|
读书|
广南县|
崇文区|
徐州市|
汾西县|
闵行区|
柘荣县|
莒南县|
安吉县|
鲜城|
同德县|
西城区|
年辖:市辖区|
靖安县|
宁津县|
芷江|
武功县|
蒙自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