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史今到底還是按照蕭辰的建議,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了前頭。 當然,心有不甘的他還是在計劃的前言中濃墨重彩提及了蕭辰所謂的靈光一閃。 看到計劃書的時候蕭辰沒有任何修改,他也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 不管怎么說,計劃書的書寫人是史今就夠了。 “那個誰,蕭辰,去把這份文件復印三份。” 高城壓根就沒有讓團長好好吃頓午飯的覺悟,蕭辰心算了一下時間,發現團長有七成的概率被高城堵在辦公室門口。 還有三成,是被高城追到食堂去。 作為一名實習文書,蕭辰不覺得此時給連長提建議是正確的。 所以只能在心里替王慶瑞默哀一句。 用事實說話,蕭辰的概率論學的還是不錯的——王慶瑞剛要出門的時候,高城正好火急火燎地來到他的辦公室門口。 “你看你,像么子樣子?有什么急事,電話里匯報不就行了。” 看見高城的樣子就知道有事,王慶瑞索性打消了去食堂吃飯的念頭,轉身回到自己那余溫還未散盡的椅子上。 走進門的高城也不客氣,給王慶瑞的茶杯里續滿水,又給自己倒上一杯咕咚咕咚喝著,一手將計劃書放在王慶瑞面前,手指虛空指向計劃書,示意王慶瑞看看。 兩人的關系宛如叔侄,私底下也沒那么多規律。 高城的隨意王慶瑞也沒放在心上,笑瞇瞇地隨手拿起一冊來。 “八公里綜合試點計劃書。” 名字起的很謹慎,同樣也頗具吸引力。 王慶瑞對五公里十公里熟悉的很,可是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八公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迫不及待地翻開計劃書,首頁便是八公里的含義——重裝五公里,扛圓木五百米,射擊科目三,八百米沖刺,五百米障礙,射擊科目四…… 王慶瑞很敏銳地感覺到,如果真按照這個計劃訓練,不求戰士們達到多優秀的成績,只需要每一次都竭盡全力完成,長時間下來戰斗力絕對能夠提升好幾個檔次。 可是,計劃書里邊也很清楚地指出,這樣的訓練對后勤要求很高,按照當前后勤保障能力,單個連隊訓練就需要大動干戈。 好處很明顯,但麻煩也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