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棉布購物袋,結實耐用,綠色無公害。 你知道,塑料袋的污染非常強,人們往往不知節制,濫用濫棄。雖然有很多人用紙袋,但耐用性不高,其實也會造成污染……” “天啊,你說的簡直太對了!” 一個官員家屬,五十多歲的外國阿姨驚呼,大遇知己:“我一直在關注環保問題,尤其塑料袋的濫用,真沒想到你們有這種意識。” “京城的奧運理念有一條,就是綠色奧運。我們從沒有回避環保問題,我們一直在面對,在努力改進。 我們希望能通過此類方式,慢慢讓人們消除對京城的誤解。” “我理解,你們的態度和行動非常棒!” 阿姨對袋子愛不釋手,款式大方簡潔,方便攜帶,一面印著天壇,下面有英文:歡迎來京城。 “我不太好意思開口,但你們有深色的么?淺色的容易臟。” “當然當然!” 馬曉芳翻出一個深色袋子,隨口道:“我們還有不同型號,你需要多些么?” “可以么?太感謝你了,每款我都要一個。” “……” 馬曉芳把白眼忍到對方離開才翻出來,驚奇道:“老外怎么這德行啊?” “什么德行?” “嘴上冠冕堂皇,抹身就占你小便宜!” “哈哈!多接觸多接觸就習慣了。” “非哥,他們為什么喜歡布袋啊?”路五蕓也不嫌他學歷低了。 “因為政治正確啊!” 許老師又講課,道:“他們有很多政治正確的東西。 有一些人,是真正堅信的。 有一些人,只把它當成一種風向,比如環保思潮火熱,你身為公眾人物支持環保事業,就可能獲得大眾喜愛。” “那實際上呢?” “實際很多都是嘴上說說,塑料袋用的比誰都多。又或者根本不在乎,因為窮人不會吹捧環保。 你看那位阿姨,明顯家境優越,她就需要這個布袋來裝點自己。” 能來奧運的,肯定不是窮人。布袋成了最緊俏的宣傳品,一箱很快發完了,李偉又搬來一箱。 我推銷宣傳品,你可能不待見;我推銷環保宣傳品,性質就不同了。 我在這賣T恤,你不同意;我在T恤上加一句口號“反對種族歧視”,我就能賣了…… 這就叫,國際化思維! 總之第一天下來,京城展臺獨領風騷,不少記者專門來此拍照。 李偉等人五體投地,其余四家羨慕嫉妒恨! 快下班時,混血妹終于忍不住跑過來,故意挑刺:“你們的絲綢真好看,一定是日本絲綢!” “抱歉,是我們自己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