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人坐上車,開往住處。杰瑞很健談,道:“說真的先生,你應該買一輛自己的車。在美國沒有車確實不太方便。” “正有此意,你有什么好推薦?” 對方巴拉巴拉從老福特侃到蘭博基尼,又侃到美國三蹦子。 小莫瞧著跟真事似的,問:“老板,你真要買車?” “買。” “國內駕照好使么?” “你管它呢,開了再說。” “老板……” 小莫頓了頓,忍不住道:“我發現你來了美國,就變得特別浪。” “嘖!你今天逛了一圈,有啥感想?” “車多樓高,穿的暴露。還有這天兒太熱了,哪像冬天啊,我身上一層白毛汗,一點都不適應。” “你不能這么說,入鄉隨俗,你應該說‘oh,這該死的鬼天氣’!” “oh,這該死的鬼天氣!” “不錯。” 許非欣慰點頭,十分熱心的為小莫規劃旅游路線:“你第一次來,得多玩玩。咱們先去趟圣費爾南多谷……” “干啥的?” “一個綠色環保、大眾喜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電影基地。” “哦,文藝戰線的同志?” “對,文藝戰線。” 雪佛蘭七拐八拐,開進一個別墅區。 美國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房地產泡沫。有一個男人的故事廣為流傳:巨虧12億美元,瀕臨破產,卻成功挺到房地產再度走俏,一舉翻身…… 沒錯,就是建國同志! 如今房產市場健康運作,別墅區價值不菲。杰瑞已經看過一次了,依舊震驚不已,只見那三個人,大模大樣的走進兩棟別墅。 上帝啊!他今年35歲,賺的錢還不夠買一棟,更無力負擔那些稅務。 “瘋了,一定是瘋了……” 杰瑞開車離開,搖頭晃腦:今年真是糟糕透了!先是公司破產被收購,又跑出來幾個莫名其妙的有錢人,還好保留了原班人馬,自己不至于失業。 好萊塢有公司1300家,消亡和誕生的速度一樣快。 他的公司規模很小,前年才成立。老板是個糖果商人,喜歡電影,有了點身家后腦子一抽,就搞了獨立制片公司。 拍了兩部片,連發行商都找不到,只得破產。 而自己科班出身,混跡多年,好容易擔任了制片部主管……現在卻淪為一名司機。混口飯吃嘛,其實早在接觸下家。 他不看好新老板的前景,香港人,懂好萊塢?又不是jackie chan。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