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超市班車在后世不稀罕,有些飯店、旅館都派車接送。 但這年頭新鮮啊,許非把各地區都照顧到了,只要掉進坑,就甭想爬出來——除非你是真沒錢。 領導們講完話,先注意到這些大客,跟程總一聊,紛紛感嘆:香港人真會做生意。 市里領導面色不虞,道:“還是思想保守!我看附近只有三路公交車,這怎么行呢?人家自己租車拉客,你們不會多開一個站點么?” “是是,我們工作沒做到位。” “我馬上安排,增加大都匯的公交路線。” “唉,要與時俱進多學習啊!” 領導恨鐵不成鋼,邁步往里走,攝像機緊緊跟隨,一群人前呼后擁。 錢嬸兒倒沒這么高覺悟,只覺商場特別寬厚,模樣古怪。在外面等了半天,才隨著人流涌進去。 過了兩道門,一瞅傻眼了。 現在的百貨商場,進去就能看見柜臺,這里居然啥也沒有。一個大中庭立在眼前,搭著臺子,一家婚紗攝影正在搞活動。 初看空間不大,但往里看,往左右看,往上看,就跟個大天井+迷宮似的。 “艾瑪!” 錢嬸兒有點暈,“這道在哪兒呢?咋走啊?” 老閨蜜也蒙圈,見人手里捏著小冊子,道:“那有發地圖的,去拿一個。” 前面有服務臺,小姐姐穿著制服給顧客發手冊,上面有地圖,各樓層介紹,推薦商品和活動詳情等。 倆人領了一本,也看不懂,索性瞎逛。 10萬方左右的商場已經非常大了,那些幾十萬方的都是綜合體,包括寫字樓、酒店在內。 比如萬達。 第一代商場約5萬方,一樓是散鋪,二三樓標配為沃爾瑪超市,四樓影院+電玩,加上部分餐飲。 第二代改散鋪為單體店。 三代正式啟航,搞出室內步行街和大中庭的概念,就是我們常見的那種格局。 許非融合了一下,主體部分五層,包括中庭、一條U形的名品店步行街、各類單體店、家電區、家具區、娛樂休閑區、美食城等。 另外有副樓,服裝大賣場和小商品賣場。 倆老太太到處亂竄,首先感覺大,其次怎么啥都有啊? 她們對耐克、必勝客、真維斯、周大福、加州牛肉面之類的極為陌生,進都不敢進,只對散鋪柜臺有親近感,跟著又被龐大無比的服裝賣場震撼。 待逛到一個區域時,見道路封鎖,電梯往下走,寫著“超市將于元旦開張”。 不知不覺,半天過去。 倆人也搞明白了,直奔三樓的家電區。剛到就嚇了一跳,人山人海,空氣中漂浮著一股體味混淆的古怪味道。 一男人抱著一臺新款彩電,喊:“三缺一,三缺一!還差一個就八折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