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少年一愣,道:“沒,沒活動了么?” “沒了,今天就散?!? “散了?” 他撓撓頭,“我去我爸哪兒吧,這獎杯……” “獎杯你留著,你也該回去上學(xué)了。以后若想從事這行業(yè),就正經(jīng)考個藝校,說不定還有合作機會?!? 少年瞬間低落,悶悶的點頭。 “老姜,你怎么著?” “我得看你計劃,不還得宣傳么?” 姜聞學(xué)奸了,居然知道要宣傳。 歷史上,《陽光燦爛的日子》拖了很久才上映。 當時回國,姜聞組織了兩場看片會,邀請各界同仁。有個叫王剛的生意人,不是和中堂,也不是寬油廚師,純同名。 他拉著老姜開了家“陽光燦爛”電影公司,但開是開了,啥也不懂。 這片是文雋投資,版權(quán)在香港。文雋讓國內(nèi)某家公司發(fā)行,姜聞?wù)f我們可以自己做啊,于是花了150萬港幣,把版權(quán)買回來了。 同時呢,電影底片因為欠賬被扣在東京,混錄聲因為欠賬被扣在德國。 沒有底片和混錄聲,做不了電影局規(guī)定的修改,遂籌錢還款。 折騰到1995年9月才正式發(fā)行,由于先在香港上映,當時已有大量盜版帶流傳,即便如此還賣了5千萬票房。 如今資本家開路,一切不成問題。 許老師早有計劃,道:“我們辦兩場看片會,同時送審。一場邀請電影、新聞、文化界人士,一場邀請北電中戲的師生。 先把口碑造起來。 那邊送審肯定提修改意見,我搞一搞噱頭?!? “這能搞什么噱頭?” “先放出模棱兩可的消息,說這片可能被禁,我們出來辟謠。跟著再放消息,再辟謠,就像拽著根繩兒,不斷挑逗觀眾的注意力。 等差不多了,表示通過審查,感謝領(lǐng)導(dǎo)?!? “電影局能干?” “他知道是我做的么?再說這恰恰表明他們思想進步,胸懷廣闊,為什么不干?然后我們再具體的……” 許非這般這般說了一通,姜聞大開眼界。 自己輸?shù)貌辉?,資本家忒無恥了! ………… 亞運村,夜。 窗戶開著,鉆進九月的涼風,茂密的盆栽竹子刷刷作響。張儷有點冷,起身關(guān)了窗,逗弄一會新買的觀賞魚,又縮回沙發(fā)繼續(xù)看書。 約莫八點多,開門聲響,另一位也下班了。 她倆先回國的。 小旭一瞧門口的鞋,屋里又沒見人,奇道:“人呢?” “睡著呢?;貋磉B家都沒到,先去開會,開完回來就睡到現(xiàn)在。” “倒時差么?” 小旭扒臥室門瞅瞅,開始吃張儷端上的一盤煮餃子。 仨人平時沒怎么生猛海鮮,都家常便飯,沒事就包點餃子凍上,以備救急。 一盤三十多個,吃半飽,她干了碗餃子湯才勉強愉快,從包里摸出本書:“哎,你看看這個?!? 張儷接過,見是本雜志《吃在北京》。 里面圖文并茂,介紹各街道的美食,底角有優(yōu)惠券,撕下來去消費能打折。背后印著:華宜兄弟廣告公司。 “你猜這個在哪兒發(fā)行?” 小旭自問自答,道:“這是往大使館和高級酒店直投的?!? “啊?那能量不小呀?!? “可不,而且這種形式很西方,一看就是行家做的?!? 她點著“華宜兄弟”,肯定道:“不簡單呀。不怕競爭,就怕人家關(guān)系硬,拿下一個政府項目就能起家?!? “喲,你個八千萬公司的老板也怕了?” “營業(yè)額,是營業(yè)額八千萬?!? 小旭糾正,自己又得意:“反正我往前走就是了,我們的版圖早就畫好了,那叫傳媒帝國!” 她攥著小拳頭,隨即揉肚子,“我沒吃飽……” “三十六個餃子呀,夠我吃一天的了。” “嗯哼!” “嗯哼!” “哎呀好姐姐!” 小旭摟住她脖子撒嬌,張儷無奈,“行了行了,給你煎點地瓜片?” “嗯嗯。” 于是又吃。 到九點多,倆人也沒開電視,窩在沙發(fā)上看書,冷不丁聽臥室哼唧一聲,齊齊去看。 烏漆嘛黑的,一個人縮在被子里,依舊在睡。 “有這么困么?我覺得他在養(yǎng)足精神,準備去打仗了。” “嗯,每次他有大動作的時候,都會這樣歇著。” “……” 倆人站在門口,安靜的看了一會,輕輕關(guān)上門。 (算二合一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