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隘口-《玄渾道章》
第(3/3)頁
而且他認為這密卷應該不止尚學令一個人在翻譯,因為他看得出來,這里面有一些不屬于尚學令自身譯讀風格的內容在里面。
他想了想,從中摘抄了幾段,塞入一只信封中,把李青禾叫來,道“你把這個送到詹少郎處,讓他分辨一下,是否能辨認出來是哪位翻譯的。”
他與其他學宮的古代博物學者接觸不多,相反詹少郎是詹公之子,又是裘學令的學生,和這些人反而打過不少交道。
李青禾接了過來,道“先生,青禾這就去。”
張御吩咐過后,就繼續查看余下還沒有完成的部分。
大約一個夏時之后,李青禾轉了回來,遞上一封書信,道“先生,詹少郎有回書了。”
張御拿了過來,打開一看,見詹少郎在里面非常肯定的說,他抄寫的那幾段譯文,應該是其人曾經的老師裘學令的手筆。
信中還說到,他之前是裘學令學生的時候,一直跟隨其人身邊,那時大部分的文書都是由他來處理的,所以他敢確信,至少兩人師徒關系未曾破裂之前,裘學令是不曾接觸過類似的東西的。
張御看完之后,若有所思。
這時他想到了一個問題,神尉軍的譯文看來都是這幾個月內翻譯的,可距離文修院失火到現在已是過去整整四年了,如果燕敘倫拿了那份密卷,為什么等到今天才開始譯讀呢?
他推斷,問題恐怕出在密卷只有半份之上,所以其人一直沒有什么動作,或者說,動作沒法進行下去。
而從尚學令手中得來的密卷看,雖然排序有些問題,但是內容無疑很完整,沒有任何的割裂感。
這說明,很可能燕敘倫是在近期才得到了那另一半密卷,這才開始尋人譯讀。
若是這樣的話,不管另一半密卷是燕敘倫是從哪里得來的,現在雙方掌握的內容差不多應該是對等的。
他猜測,這個時候神尉軍極可能已經暗中派出人手出發找尋那處地界了,但如果不是軍候這個層次的人,那么就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安山內陸充斥著各種危險,實力不是達到一定層次,不可能應付得了的。
所以項淳的策略也是不錯,只需要看住幾個軍候,那個基本就不會有什么事。
當然,前提是能夠看的住。
而這個時候,他不必去被對方的節奏所左右,只管一步步做好自己的事便好,尤其是這一回因為需要深入內陸,他覺得在正式動身之前,還有必要再提升一下自己。
……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