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只蝴蝶翅膀的翻動,引起大洋彼岸的風暴。-----蝴蝶效應。 ---------- 很多人沒想到,因為禁止虛擬游戲進入,很多國家的游行活動愈演愈烈。 英、加、新、澳、以、韓等國,相繼爆發游行活動,而且是多座城市,人數更是呈爆發式增長,最大規模的游行隊伍,人數多達四五千人。 加拿大多倫多。 上千人走上街頭,很多人舉著標語,不停吶喊口號。 “我們要游戲,我們要虛擬世界。” “總理下臺,以后所有年輕人,絕對不選你。” “請關注殘疾人的權利,給我們一個未來。” 很多記者舉著照相機攝像機拍照,新聞進行報道,人們覺得很奇葩,竟然為了一個游戲機抗議示威,真是從未聽過。 可對喜愛的人來說,這些理由已經足夠他們集體走上街頭。 記者采訪一名聾啞人。 哦, 記者的腦洞還真是奇葩,竟然選擇一名聾啞人進行采訪,好在聾啞男孩身邊有他的父親,幫助和記者交流。 “我們帶著孩子專門去了一趟中國,預約了三天才體驗上虛擬艙,我和孩子的媽媽,我們三人一起進入那個世界,給我們的震撼非常大。” “孩子出生就聾啞,從沒叫過爸爸媽媽,在虛擬世界,他叫了我和愛麗絲爸爸媽媽,我們當時都哭了,這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發出聲音叫我們,你能理解我當時的那種心情嗎,簡直激動到無以復加。” “政府說什么網絡安全問題,政治問題,那些和我們沒有關系,我只想讓孩子有美好的生活,在虛擬世界,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和我們交流。” 這位父親面對鏡頭大聲道:“請那些政治家,考慮一下我們這些普通民眾訴求,虛擬游戲不是什么政治工具,對我們來說,虛擬世界是藥物、是醫療器械,我們才不管什么政治。” 這時孩子舉起胸口的牌子,上面寫著一句話,“我希望能和爸爸媽媽正常交流,有了它,我們的人生會更有未來,請求您總理先生!” 這樣的標語,令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動容。 就算不為游戲,不為其他,只為眼前這樣千千萬萬的殘疾兒童,也應該拋棄可恥的政治利益。 這時幾個年輕人竄到鏡頭前,舉著標語大聲喊道,“總理先生,希望你能看到,如果你不同意引進虛擬游戲,我們以后絕對不會選你,還會鼓動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所有人。” 旁邊人喊道, “我們不要成為你們利益的犧牲品。” “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我們不是附庸。” ...... 英國倫敦。 人們走上街頭,臉上舉著牌匾走過街道,嘴里不停高呼我要游戲的口號。 很多人拖家帶口,隊伍最后來到唐寧街,隔著警察不停對著里面高呼,要求政府放開禁止令,允許虛擬游戲登陸英國。 記者采訪幾個大學生,“你們覺得為了一個游戲,有必要搞出一場規模這么大的游行嗎?” 大學生們很是激動的說道:“記者小姐,可能你沒體驗過虛擬現實的威力,可能你根本就不了解什么叫虛擬世界,如果你真的了解了,我相信你絕對不會這么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