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天后,江浩帶著浩然慈善基金負責人,一起來到上海,在上海戲曲學校門口,一大群人等著迎接江浩到來。 車剛一停下,立刻有人上前開車門,江浩下車看到宋溪,對她笑了笑,宋溪上前道:“江大哥,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上海戲曲學院的曹院長,這是齊主任,這是我上學時的班主任余楠余老師。” 江浩笑著和眾人握手。 宋溪又介紹上海京劇院的院長和幾個名角,眾人寒暄過后進到京劇院。 周圍很多看熱鬧的學生,現在江浩可是名人,很多學生遠遠的舉著手機拍照攝像,如果不是有人攔著,估計早就擁上來了。 眾人走進學校,江浩發現這里的房子年代感非常強,估計的有四五十年的歷史。 練功房里,很多學生還在練功,看得出來她們很刻苦,唱戲需要天賦,更需要苦工,看到江浩等人過來,很多人停下圍過來看熱鬧。 宋溪拿起一桿花槍耍了兩下,笑著道:“我以前就在這里練功,現在再來看,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江浩發現練功用的很多道具,磨損的非常厲害,漆皮都磨沒了,皮墊子破了口子,露出里面的鬃毛,不過看上面磨出的包漿,就知道依舊在日日使用。 最后一眾人來到學校禮堂,禮堂不算大,只能容納二百多人,上面有一個中等規模的舞臺,平日可以在上面排練戲曲。 因為學校發下通知,江浩要來,所以禮堂內坐滿了學生,甚至走廊過道都站滿了人。 來了有很多媒體記者,最中間位置,還有一臺專業攝像機,看臺標是上海電視臺的。 江浩這個大富豪路面,記者和電視臺怎么可能放過。 宋溪對江浩道:“江大哥,你上臺講話吧,正好這段時間我去上妝,等你演講完了,就是我的《貴妃醉酒》。” 江浩笑著點點頭。 宋溪離開,江浩走上臺,立刻迎來熱烈的掌聲,江浩看著下面年輕的面孔,笑著道:“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江浩。” 嘩嘩嘩~! 下面響起熱烈的掌聲。 “我很喜歡戲曲,我的戲曲的理解是什么?兩個字‘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戲曲現在有些沒落,大多數年輕人不喜歡聽戲,戲曲沒有市場,這確實是事實。” 聽到這句話,下面很多人心情沉重,他們作為戲曲人,自然更深切的體會到這一點。 江浩繼續, “那戲曲有沒有出路,我覺得有!” “一個是現在國家正在提倡發展保護戲曲文化,還有就是有一部分真正的戲曲支持者。” “那戲曲的路今后要怎么走呢?” “我覺得有幾個方向,打造精品,打造明星,打造新東西。” “據統計,全國有6000多出劇目,這些劇目真正的精品又有多少,有些東西確實算不上精品,我覺得有些應該舍棄的就舍棄,我們要留下的,是真正的傳世經典。” “很多人拿戲曲和歌劇比較,說現在歌劇依舊在大雅之堂,戲曲已經變成無人問津的東西,其實普通人能記住的歌劇有多少,可能只有那么幾部十幾部經典。” “打造明星很好理解,其實文化的傳播,離不開明星效應,簡單舉個例子,有那么一段時間,相聲確實沒落了,后來德云社火起來,打造出一批明星人物,很多人才重新開始喜歡相聲,繼而追捧相聲。” “很多人是去聽相聲嗎?其實德云社的相聲,網上到處都是,很多人都背下來了,還是愿意花高價,一張票七八百去聽相聲,為什么,就是因為明星效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