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有君仁臣智!”蘇曉塵忙補充道:“我蒼梧國君王仁德天下,又有慕云氏深謀遠慮,你們碧海當初不也是來求了金山之策嘛。” 朱芷瀲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反駁道:“當初是當初,我大姐早說了,她也就是晚生了二十年,若她趕上了那時候,何須你們的金山之策,我們自然能退敵。” 蘇曉塵一聽講到兵道謀略,大有興趣,忙問:“倘若你大姐早生二十年遇上伊穆蘭南下,她有何妙策退敵?” “吶,你聽好了啊。”朱芷瀲清了清嗓子,學著朱芷凌的架勢老氣橫秋地說道:“伊穆蘭血、鷹、刃、三族相持不下久已。血鷹兩族雖然鋒芒畢露,但刃族卻心思不同。其中的微妙,大有推敲之余地。須知刃族的領地與碧海最近,黑市之后獲利最多,且年年頗豐。若打下碧海,無異于殺雞取卵,還要和另兩族均分利益,實是不劃算的買賣。此乃其一。” 蘇曉塵見她搖頭晃腦地說得居然很是在理,不由問道:“還有其二?” 朱芷瀲手中小槳輕搖,嘴角一揚,笑道:“有啊。其二,血鷹兩族有兵勇而無錢糧,刃族有錢糧而缺兵勇,才能相互制衡不分伯仲。倘若南下攻下碧海,刃族不過是多了點錢糧不痛不癢,而血鷹兩族有了錢糧再加上兵勇,如虎添翼,刃族勢必會被壓下風頭。” 蘇曉塵聽得默不作語,這兩點確實在理,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年國主蘇利出兵南下時,出身刃族的大巫神溫蘭才會出面反對呢。他又問道:“你大姐所言果然不錯,但只是通曉形勢又如何能退敵?她須得有退敵之策才能保住碧海啊。” 朱芷瀲點點頭道,繼續鸚鵡學舌道:“既是看清了形勢,退敵之策便不難尋。伊穆蘭三部族這等貌合神離,離間計是最好使的了。” 蘇曉塵搖搖頭道:“蘇利國主十二萬鐵騎勢如破竹,風頭正盛,這等聲勢南下,軍心振奮,怎么離間得了,這可是紙上談兵了。” 朱芷瀲一聽他這樣說,贊道:“大蘇你還真是聰明,你所說的,其實她也說到了,所以這離間計是要講究時機的。” “此話怎講?” “碧海國是三分土七分水,其實可供騎兵驅馳的平原不多,且多是泥沼洼地,速行不得。我大姐說,只須將北面所有百姓和糧食全部運往南疆,分養于千礁萬島之上,便可以逸待勞了。伊穆蘭軍南下,最多只是得了太液國都一個空城,其余的什么都得不到。” 蘇曉塵又搖頭道:“那么多的百姓和糧食,就算想要逃跑,一時間哪里能逃掉?” 朱芷瀲依然笑盈盈地答道:“你們蒼梧國都是群山峻林,同樣是一百石的糧食須得裝四馬車,那至少得四個大漢和四匹馬才能運得走。而我碧海是漕運海運,一百石的糧食只要一葉小舟便可裝得下,且只要像我這樣的小姑娘一人搖一搖槳就運走了,走得還比你們快。所以想要南遷,毫不費力。”說完纖手輕搖,小舟立時又快又穩地行出幾十步去。 蘇曉塵恍然大悟,頓覺果然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各有神通各有門。 朱芷瀲繼續說道:“碧海國水路四通八達,還有南疆的白沙營和鯤頭艦,雖然陸上碧海戰不過伊穆蘭,可到了水上便是碧海的天下。別說伊穆蘭沒有船,就算我們把戰艦雙手奉上,他們也不會駛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