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和往常一樣,每天晚上睡眠的時候,寧志恒都會進入自己的意識空間,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本能。 每一次在菩提樹下誦讀佛經(jīng),都能讓他進入一種深度冥想和坐忘的狀態(tài)。相當于大腦進行了深度休眠的狀態(tài)。 在這個狀態(tài)下,他的精神是極為愉悅和安詳?shù)?。普通人進入睡眠之后,都會有淺度睡眠或者做夢的情況。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都不會很長,也就一到二個小時左右。 甚至有的神經(jīng)衰弱者,根本就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狀態(tài),整個晚上都是在淺度睡眠,甚至是無睡眠的狀態(tài),一有動靜就醒。 而寧志恒在前世中就有很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有的時候一晚上最多睡二到三個小時。這當然是跟他的工作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造成的。 尤其是妻子帶著孩子離開他的那一段時間,幾乎是整夜無法入睡,整個人每日都昏昏噩噩,精神狀態(tài)是非常差的。 可是自從他進入意識空間,在菩提樹下誦讀佛經(jīng)的那一天開始。情況就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精神上的極度祥和寧靜,意識的冥想狀態(tài),都讓他的精神和肉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修養(yǎng)和滋補。 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根本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無論他白天訓練的時候多么的辛苦,身體多么的疲憊,只要他當天晚上進入意識空間誦讀佛經(jīng),再當他早上退出意識空間醒來的時候,精神和身體都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精神飽滿,肌肉有力。 盤膝坐在菩提樹下,寧和安詳?shù)恼b經(jīng)聲依然在耳畔響起。應聲誦讀,感受著極度寧靜和空明。 沉迷于這種狀態(tài)之中,不知過了多久,他終于停止了誦讀經(jīng)文,退出了幽靜空明的狀冥想狀態(tài)。 抬頭看向菩提樹之上那碧綠青翠的樹葉,皺了皺眉頭,心頭泛起一絲憂慮。 自從這棵菩提樹進入他的意識空間之后。已經(jīng)消耗掉了一枚果實和一片樹葉。果實的消耗造成了他這一次神奇的穿越。 一片綠葉讓他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由此可見,每一次消耗都能夠讓他得到極大的好處。樹上還有剩下六片綠葉,只有消耗卻不見生長。 這種只出不進的狀態(tài)讓他感到很憂愁。思慮良久,覺得既然菩提樹上有果實和綠葉,那么一定有它生長的道理。 他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讓菩提樹生長出更多的綠葉和果實方法,尋找到能夠幫助生長的特定的能量來源。 突然之間,靈機一動。菩提樹是佛家至寶,而每當進入意識空間時,都能夠聽到菩提樹上傳出的那神奇的誦讀佛經(jīng)聲。這都說明這一切是和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他在前世里最后的幾年,因為仕途和婚姻不順利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開始慢慢接觸佛教文化。甚至在他的收藏中就有幾本舊版的禪宗佛經(jīng)。 憑借著他對佛教文化的一些了解,他每日聽到的誦讀佛經(jīng)也大多并不相同,佛教經(jīng)典多不勝數(shù),浩若煙海。 菩提樹傳出的經(jīng)文是隨機的,很多的時候,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誦讀的佛經(jīng)到底是哪一部經(jīng)文。 他曾試著自行誦讀在前世中所記憶的法嚴經(jīng)的部分經(jīng)文。但是毫無效果,根本無法進入寧靜空明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只能被動的跟隨菩提樹傳出的經(jīng)文誦讀才有效果。 也許他應該去搜集一些關(guān)于佛教的文物和器物,看能不能有什么效果,也許能給他帶來一些驚喜也說不定呢! 有了這個思路,寧志恒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南京金陵是六朝古都,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佛教圣地。 即使是歷經(jīng)千年風雨。在南京附近仍然保存有多達幾十座的佛家寺廟。而且在民間也保存有很多佛家物品。搜集起來應該難度不大。 第二天一大早,寧志恒便早早的起來,洗漱完畢就出門了,今天他沒有穿軍裝,而是一身學生便服,一副青年學生的打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