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我們太初一脈的特殊,再加上我的天賦原因,兩儀生滅法算的上我的根本,我的修行、戰斗全系于此。修行方面不必多說,只要是太初一脈的弟子自然知曉。戰斗方面,我僅憑兩儀生滅法就能構成完整的戰斗體系!” “我的兩儀生滅法如今被我推升到意境層次,最低也需要以兩種對立的意境來構成兩儀生滅意境,比如你現在領悟的陰、陽兩大意境。在這之后我還可以將水與火、風與土、光與暗、生與死、清與濁、快與慢無數對立意境融入,多種意境的融入我就可以借此開發出攻擊、防御、輔助、移動等等運用,理論上我的兩儀生滅法將有著無限進化的可能性!” “但是我們兩個人的領悟意境不同,眼界、見識不同,心態乃至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是不同,因而我不可能將我的一切開發與運用都傳授于你。 這種說法不怎么準確,我的意思是不會一股腦的將所有知識傳授于你,而是在你自行開發的過程中給你種種啟發,你最后開發運用成什么樣子都要靠你自己。 比如你的師兄張千便是將兩儀生滅法當成純粹的攻殺術法,你卻可以開發為治愈、防御類術法?!? “而且修煉成功的外在表現也不盡相同同時如我的兩儀生滅法外在看來就是一道玄光,但是你的師兄張千,他的兩儀生滅法的外在表現卻是一枚枚黑白棋子,運用方法都與我有不小的差別。不要只想著修成我的兩儀生滅玄光。” 李初聽到這心中卻是明了,兩人的對同一種法門的運用不同,外在表現不同正是依托于各自的天賦,李初早就查看過兩人的天賦信息。 “天賦:兩儀生滅玄光 等階:四階 效果:1被動,掌握一種意境后,如果該意境有對立意境,可以提高其對立意境的親和。 2主動,消耗靈氣可凝聚一道兩儀生滅玄光,該玄光可在生滅之間轉換,生可治愈萬物,滅可毀滅眾生。 備注:當前等階為四階,生滅只對神胎境及以下的目標有效。 介紹:兩儀之變,生滅之間,一念生,一念滅?!? 這就是林雨欣的天賦,林雨欣的兩儀生滅法便是根據她自身的天賦,然后在太初一脈根基法的基礎上創造而成。 根據自己的天賦創造種種術法也是高級修行者的一種趨勢,首先是有常規的手段,不至于動不動就使用天賦,大多數時候只要不是那種特別明顯的天賦,基本都會當成底牌來使用。 另一個原因便是只要有相應的條件,大多數修行者都會根據自己的天賦來規劃自己的修行道路,構建自己的戰斗體系。 如果修行者不創造對應術法,修行者死后想要留下傳承卻發現自己的最大依仗就是自己的天賦,這個時候修行者總不能告訴后來者“我的一切傳承都放在我的天賦里了,你想要的話就自己去尋找吧!”。 哪怕一些體質類天賦也是有轉化為戰體類術法的可能,不過越強大的體質越是難以轉化為相應法門。 再一個原因便是不是所有天賦都強大無比,也可能有著自己的缺陷,創造功法術法有著打破天賦界限的可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