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男人在畫畫,畫了一簇簇盛開的雪百合,阿貍紅唇輕啟地說了些什么,然后開始寬衣解帶,男人丟掉畫板,開始在她背后涂抹顏料,很快一朵嬌艷的鮮花浮現(xiàn)其上。 畫面一轉,兩人開始在碧波漣漪間嬉鬧…看得道森老臉一紅,心中還有一絲嫉妒這畫家的好命。 畫面再轉,阿貍出現(xiàn)在一處淺石巖洞前,一位渾身鮮血的樵夫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她帶著憐憫與渴望俯下身軀,就像剛才那樣,開始吸取樵夫的靈魂。 洞口外畫家默默執(zhí)筆畫著,直到阿貍看到他的那一刻后哀莫大于心死。 尋常來說畫家應該指責阿貍的行為,可他卻將阿貍擁入懷中,用道森聽不到的聲音平息了她的不安。 如果是通用語道森還能根據(jù)口型對一下,可是艾歐尼亞語就有些困難了,不過他也能猜到畫家所說的內容。 無非是不在乎,甚至是迷戀阿貍在奪人靈魂時那種悲憫與滿足交加的迷人神情。 畫面再轉,阿貍出現(xiàn)在一處鮮花滿載的洞窟中。 她的臉色顯得蒼白異常,時而嬌吟時而低吼,待到發(fā)狂時甚至會將自己背后的尾巴一條一條扯斷,然后尾巴長出新的,如此循環(huán)往復。 很明顯這是戒斷反應,戒的自然是畫家看到的吸人靈魂之事。 站在洞口前的畫家臉上表情悲痛萬分,眼中滿是自責,似乎在為那一日的事情耿耿于懷。于是他毅然轉身離去,回到樵夫死去的淺巖洞內,對著墻壁開始作畫。 畫的人自然是千嬌百媚的阿貍,他似乎想要通過這種行為來記錄阿貍曾經(jīng)的一顰一笑,而不是那個在洞窟內哀嚎不止,痛苦連連的阿貍。 從這一刻起兩人再沒有見過面,畫家會在洞口留下細心準備的食物,一日三餐皆是如此,哪怕阿貍從未出來吃過一次。 因此越來越悲傷難過的畫家,只能獨自一人畫出一副又一副的壁畫,直到畫滿整個巖洞,再無一處落筆之處。 于是披頭散發(fā)的畫家來到那處鮮花盛開的洞窟內,抱起奄奄一息的阿貍,回到兩人最初出現(xiàn)的湖泊前,乘上小船劃向湖心。 殉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