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感動歸感動,這絲毫不會影響在場影評人的職業判斷,包括發言犀利的年輕記者也是這么想的,電影不夠好,他們一樣會照實寫出來,頂多委婉一點。 胖導演也能理解大家將信將疑的態度,可其實他對電影有十足的信心。 《忘鄉》雖為文藝片,但劇情跌宕起伏,演員們表達到位,拍攝手法也較為商業化,這些都是電影的優勢。 趙誠這個重生先知者更是淡定地坐著觀賞影片,《忘鄉》在前世是經過市場驗證的,而他在電影里的表演比起那個吊兒郎當的田昊民,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劇組其他人員倒是顯得憂心忡忡的。 過了差不多半小時,觀眾們的表現證實了胖導演和趙誠都想對了。 劇情來到了第一個高潮,一直不肯去大山里當鄉村教師的主角,因為父親生大病后的強烈要求,來到了一個小鎮實習,認識了同樣年輕的青年教師趙誠。 觀眾們被主角父親的精湛演技所折服。 這位老演員將一個癌癥晚期病人的細節演得出神入化,很難想象這個演員以前根本沒有代表作。 到了第二個高潮,就是趙誠的落水死亡戲,整個過程似真似假,令人難以分辨這是故事劇情還是真實事件,尤其當趙誠接近耗盡體力,還拼命地回頭確認自己的學生安危時,觀眾們的情緒都被牽動了。 而趙誠悄無聲息的死亡演技,任由河水將身體沖刷得前仰后翻,更是讓在座的人都為之驚艷,不明白他這是怎么做到的。 總之,不管是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都被他的表演帶進了劇情里面。 主角拼命追著因為失去生命而飄遠的趙誠,最后摔倒大聲哀嚎地痛哭時,更是引發大家悲傷的情緒,淚點的女孩子直接跟著他放聲大哭。 雖然,最后是主角接替父親和趙誠的使命,當上了鄉村教師的治愈結局,但大家多多少少還是走不出那傷感的情緒。 而站在電影的角度來說,這就是非常成功了。 影評人迫不及待地對這部好電影進行千字評價,媒體人也回味著剛才的劇情,即使是挑剔的年輕男記者也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