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錄制開始。 全場的燈光都暗了下來,耳邊響起悠遠流長的古箏音樂。 “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身著夫子衣服的韋順站在講桌前,字正腔圓地笑著念道,追光燈適時地打在了他的身上。 觀眾們立刻發出一陣歡呼,尤其是小朋友都興奮得站了起來,看得出韋順很受歡迎。 緊接著,華夏醫科大的代表也站起來接話,稀疏的發量讓大家見識到醫學狗的不容易,再后面站起來的理工大代表滿臉痘痘,又讓大家感嘆這學校肯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古代學堂是如何開學的冷知識,就在觀眾們的津津有味中展開了。 現場仍然是暗的,只有說話的人才會被追光燈照亮,但除了三位節目主持能稍微引起大家的歡呼外,其他學生代表的出場并不特別熱烈,畢竟面孔太陌生,不認識。 直到趙誠穿著一身直裾袍,搭配對襟大袖的氅衣作為壓軸登場,才引發了全場的驚叫。 節目組的經費有限,這批古裝都是從電視臺內部搜尋來的。 沒有專門去定做,碼數什么的自然就不存在有得挑選,只有三位主持人的衣服是公費去租的。 所以每位學生代表穿著古裝都顯得身形有些臃腫,身上20歲那種該有的青春活力感,全被掩蓋了。 觀眾們也很少在電視之外看到有人穿古裝,還以為普通人穿上古裝都是這模樣。 可當趙誠亮相后,他們才發現,原來普通人也可以將古裝穿出一種貼身定制的感覺,完全把風流倜儻這個詞詮釋得酣暢淋漓。 服裝師滿臉自豪地站在邊上看著,她敢拍著自己的良心發誓,給趙誠選服裝的時候,她絕對沒有任何的偏心。 實在是趙誠的身高和肩寬太占優勢了,活脫脫一個行走的衣架子。 但這只是驚訝的開頭,到了自我介紹的環節,觀眾們才知道趙誠原來就是這兩天媒體吹爆的90后雙料狀元,這下就連一些代表都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明明都可以靠臉吃飯了,為什么還要那么努力考兩個狀元? 是頭發太多掉不完,還是18歲的女孩子不可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