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磊說相聲):和申才不會相信劉墉的話:“我不信。你騙小孩去吧。” 劉墉笑著說:“那你就聽著—— 觀風(fēng)樓上倚欄桿, 且見旌旗上下翻, 遠(yuǎn)望麥浪如潮涌, 扁舟帆起箭離弦。 和中堂,您看見‘風(fēng)’了沒有?” ────“高!通過旌旗與麥浪還有扁舟,透出了觀風(fēng)。”直播間中有文人出言了。 “是啊!劉塘不愧為大才。”眾人紛紛說。 (曹磊說相聲):和申心想:嗯,這“風(fēng)”還真看見了——“觀風(fēng)”。可這“聽月”哪,月亮——我看你劉墉怎么“聽”! 于是,和申說:“劉中堂,‘觀風(fēng)’是有了,那么‘聽月’呢?” ────“這狗日的家伙,盯的夠緊的。”飛舞手說。 (曹磊說相聲):文武百官剛把心放下,聽和申這么問,“呼!”又都把心提起來啦! 劉墉一樂,說:“我再作一首《聽月》詩 聽月樓高接太空, 忽聞嫦娥笑語聲, 吳剛伐桂金斧響, 玉兔搗藥杵臼鳴。” (曹磊說相聲):文武百官一聽,嘿,這詩太絕啦。歷代傳頌曹子建七步成章,那算什么呀,走七步才作一首詩,你看劉墉,沒動地方,連作兩首!真是奇才呀!個個心中稱贊,人人暗挑大拇指——“好!” 怎么全暗中稱贊呢?是啊,在皇上面前,不能喊出聲來呀。要可嗓門兒喊,麻煩啦。 你要是大聲地喊“好——” 那是到戲院子啦! (曹磊說相聲):和申聽完劉墉這兩首詩一琢磨,哎,還真問不住他!再瞅乾隆一直繃著臉沒言語,嗯,干脆,我煽惑一下皇上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