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一章 鈔法-《鐵血殘明》


    第(1/3)頁

    蔣臣白了龐雨一眼,“龐班頭可是搶黃文鼎的銀子搶多了,看誰都是要搶百姓銀子的模樣。”

    轉向其他幾人道,“所謂鈔法,絕非悶頭印出一堆楮炒,如何定額,如何制鈔,如何發售,如何回收,如何錢鈔并用,在在都是道理。

    方才龐班頭既問到如何令百姓換鈔,納銀錢買鈔者,可以九錢七分為一兩,凡繳納賦稅罰臟,必須用鈔,百姓自然踴躍而來。”

    他說九錢七分為一兩,就是讓利三分,以這個差價吸引百姓兌換。

    錢秉鐙贊許的插話道,“三分蠲銀確能引不少人前來,但要所有百姓自愿更換,首要還是楮幣有可用之處。

    鈔止方寸之楮,加以工墨,命百則百,而愚民以之為寶,衣食皆取資焉。

    何也,惟其能上行。

    蓋必官司喜于收受,民心不疑,自可轉易流通。”

    (注1:錢秉鐙所著《錢鈔議》)龐雨轉頭看向錢秉鐙,看不出此人對錢鈔還有這種見識,雖然只是一個方面,但確實說到了紙幣的要點,就是要以朝廷信用為擔保。

    孫臨則有些懷疑的道,“楮鈔乃是軟然易敗之物,不過是些木漿寫上文符,原本全無一用,何人肯用真金白銀換一紙。

    即便是九錢七分,其價也遠超楮幣。”

    蔣臣毫不猶豫反駁道,“單論楮鈔,確實全無一用,要使之流行者,不外乎嚴刑峻法,民間交易不用,以違法論處,自然令天下敬畏,則無用之物可使之有用。”

    龐雨想想后小心的對蔣臣問道,“那這與太祖時寶鈔有何分別,要說嚴刑峻法,恐怕太祖時候要嚴峻得多,為何寶鈔最后廢止?”

    “寶鈔廢止,乃因發行過濫。

    所以在下說,一界之后民間白銀已盡,便不可超發濫發,只可以舊換新,發鈔之總數必與白銀之數稍稍相準,不可偏移太過,此乃參照宋代稱提法。”

    “那蔣兄如何保證朝廷不會濫發呢?”

    蔣臣看看龐雨,停頓一下之后道,“在發鈔之時可將總額公告天下。”

    “超發不在公告與否,而在于財政是否平衡,歲入歲出是否大致相當。

    朝廷外有建奴,內有流寇,都是耽擱不得的剛性支出。

    一旦遇到入不敷出之際,超發楮幣不過是多印一些紙,比我等衙門自下而上征收賦稅方便百倍,朝堂諸公為何還要舍易就難?”

    蔣臣有些惱怒的道,“朝堂諸公謙謙君子,豈會失信于天下之人?”

    龐雨并不窮追猛打,對蔣臣笑笑道,“我自然相信朝堂上各位大人,但民間百姓少了教化,哪里能理解大人們的操守。

    只是楮幣更便于濫發,萬一成寶鈔一般,一石米值鈔數十貫,百姓手中楮幣便持續貶值。

    無論大人們是否超發,百姓有這樣的擔憂,便無人愿意保留楮幣,自然難以再流通于市。”

    方以智見蔣臣臉色不好看,便進來岔開話題道,“我游學江南時,曾聽陳子龍兄說及錢鈔,他說錢文不一,最是弊事。

    欲錢鈔流通,皆須官給官斂,便如澄之方才所言,賦稅罰臟皆需納鈔。

    錢幣壅即藏粟居貨,無以平其重輕。

    楮非錢也,而可執券以取錢,無遠致之勞,有厚責之用,蔣兄的鈔法之中,如何考慮的錢鈔同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祥云县| 丹棱县| 林口县| 姚安县| 株洲县| 四平市| 会东县| 闸北区| 德格县| 贵南县| 电白县| 寿宁县| 都兰县| 海门市| 来宾市| 普安县| 陵水| 安仁县| 芜湖市| 屯门区| 嘉定区| 南通市| 霍州市| 获嘉县| 简阳市| 措美县| 都兰县| 舒城县| 郑州市| 金乡县| 腾冲县| 昌邑市| 阿拉善左旗| 平邑县| 金门县| 平乡县| 九江市| 奈曼旗| 墨脱县| 平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