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散沙-《鐵血殘明》
第(1/3)頁
第三十七章 桐城縣衙外人丁稀落,往日聚集在八字墻的青皮代板幾無蹤影,只剩下些三班的幫閑,儀門進出的人都是行色匆匆。
龐雨匆匆進了儀門,過了堂前橋之后,發現王教諭正在堂上議事,除了班頭和司吏之外,還有一些平時未見的人,盡皆衣著不俗。
堂下人不多,龐雨知道今日不同以往,大家都怕派差事,絕不能站在顯眼的地方,龐雨雖說想去胡家莊看看,但畢竟不能稀里糊涂的去,于是趕緊也跑到戶房內。
戶房只有半數人在,都在窗前門口觀察大堂動靜。
龐雨進得門去,竟然見到何仙崖和焦國柞在左手窗前,連忙擠到兩人中間,向何仙崖問道,“那些沒見過的都是啥人?”
“各家士紳派的人來。”
龐雨點點頭,聽到堂上有人在說話,趕緊又觀察大堂的情況。
堂上是快班的李班頭在說話,他大聲道,“屬下查明,二十三日夜里被亂民所殺兩人,懸掛東作門者為吳鄉宦家奴殷登,綽號殷千歲,懸掛南門者吳鄉宦家奴吳丙,南門樓只掛人頭,尸身留于吳家燒塌的門房內,已派夫役將尸身斂出。”
王教諭聽完眉頭緊鎖道:“都是鄉宦家奴,那查到倡亂者是誰否?
所為何事?”
“據屬下得到消息,眼下聚于城北胡家莊為首者乃汪國華。
據屬下今日在南門探訪證人,皆說昨晚放火之時,亂民皆大呼報仇之語。”
“胡言亂語,什么汪國華,為首者乃是張孺,朱宗為副,昨日晚間放火之時,我府中多人所見,此兩人倒確與殷登有舊怨。”
說話的是名五十多歲的人,體態微微有些發胖,顯然生活跟普通百姓不在一個層次。
李班頭不太敢得罪那人,客氣的低聲回道,“吳管事且莫急,那張孺和朱宗也在其中,但領頭之人應是汪國華無疑,因我一個快手假作投靠去了胡家莊,他識得汪國華,親眼所見此人身攜刀具,在莊外設壇寫字,”吳管事便來自吳應琦府上,他對李班頭不假辭色,聲色俱厲的道,“如今還說莫急,二月間便有人傳言,說有人要串聯作亂,縣衙未見查實。
八月又傳,縣衙一無所動,只知緝拿那鄭老。
如今鄭老未見成擒不說,還釀成了巨賊。
這一伙賊人分明想要接應流寇,乘亂圖利。
快班既是巡捕緝兇,便當恪盡職守。
如今賊人殺人懸尸,之后公然舉旗設壇,置王法于何地,置一縣堂尊臉面于何地。
李班頭不派出快手將其逮拿見官,尚在言說莫急,可是要等到賊人占了桐城,打到這大堂之上才急?”
李班頭臉色尷尬,此時雖然不是正式的早堂晚堂,但衙門六房人等實際就在附近,都在留心大堂的動靜,這吳管事莫名其妙對快班一番苛責,很讓李班頭下不來臺。
王教諭面露難色,他只是一個舉人,考了幾次進士都沒考上,沒有辦法才走了教諭這條路,算是給自己謀個飯碗。
藩司將他安排在桐城,原本是個體面太平的差事,誰知楊方蚤走這么幾天,也能讓他遇到桐城百年難遇的民亂。
他知道吳家的背景,絕不是他一個舉人能應付的,當下不敢呵斥吳管家,轉向李班頭問道,“既知殺人者于城外設旗,快班今日能否去逮拿幾人歸案。”
李班頭咳嗽一聲道,“大人明鑒,胡家莊所聚亂民一日之間已數百人,四鄉兇狡之徒仍在匯聚,快班今日在衙者不過十余,且人心不聚,若是說一聲去胡家莊拿賊,這十余人眨眼便會散去。”
“那你等所領皇糧所為何來?”
吳管事指著堂前方戒石亭的石刻中喝道,“如今亂民殘害良紳家人,爾等仰望養賊,動輒言說散去,又是何居心,難道是要為賊人之前驅?”
李班頭被吳管事噴了一臉的口水,幾頂大帽子連著扣下來,李班頭心中一急,更不知如何說起,只急得滿臉通紅。
王教諭也有些措手無策,站在臺上竟然想不出一句話來為快班辯解。
雖然教諭是縣學之首,聽來地位崇高,但與這些士紳的科舉資歷相比便不值一提。
真的士紳來了還要給教諭一些面子,因為都是科舉出身的,必定會尊重科舉本身,這些管事可不管這么多。
堂下另一紫衣士紳也臉色不快的道,“我等世居于桐城,又不能如那些小民般抱頭鼠竄,都是幾世生聚方有的一份家業,快班觀望縱賊,難道便任那賊人將我等家業付之一炬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丰宁|
英山县|
栾川县|
连城县|
龙井市|
太湖县|
湘潭县|
卢湾区|
昌邑市|
大埔区|
诸城市|
禄丰县|
海城市|
平顶山市|
金山区|
临沂市|
三江|
苍山县|
开封县|
剑河县|
成安县|
建湖县|
兴国县|
新乐市|
锡林郭勒盟|
泸州市|
察雅县|
灵寿县|
铁力市|
德安县|
泗洪县|
江源县|
文安县|
都安|
赤壁市|
泰兴市|
嘉义县|
三穗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