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見李松濤將郭大路捧的這么高,一名留著長發蓄著胡須的中年男子起身道:“李會長,只憑一幅畫其實并不能說明什么,畫家在某種程度上,跟詩人沒有多大的區別,可能在恰當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忽然靈機迸發,充滿了激情,搞出了一副優秀的作品。但是等激消退之后,人還會恢復原來的水平,可能一輩子就只有這么一副成功的作品了。或許郭大路給你的這幅畫,是他生平畫的最好的呢!” 李松濤看了這個中年男子一眼,笑道:“洪波兄,郭開明同志送給各國的幾幅郭大路的畫,我們已經讓人拍照傳了過來,現在咱們一起來看看郭大路的這些作品。” 在他說話間,會議室里幻燈機開始打開,將郭大路的幾幅作品相繼投放在墻壁上。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這四副梅蘭竹菊四君子圖,四君子圖是咱們國畫中最為常見的題材,可是誰的畫能達到郭大路的這種境界?寥寥幾筆,就將蘭花的清幽意境給展現了出來,當今名家誰有這種筆力和表現力?再看梅花,這一枝梅花別有趣味,枝干虬結,花朵淡淡,雖然只是淡墨所做,但去給人一種粉嫩的感覺,在潛意識中,好像有幾朵梅花被寒風吹動,隨時都要掉落一般!” 《四君子圖》在李松濤的講解之下一一展現在大家面前,現場只之人都是行家,自然看得出來這些畫的好壞優劣,一時間議論紛紛,驚詫之余都感迷惑。郭大路的繪畫水平能達到這個境界,而且還有如此強烈的個人風格,畫技如此純熟,按理說早就應該在書畫界里闖出名堂來了,而且必然有名師教導才是。 可是一直到現在,大家都不知道郭大路這畫技到底是怎么磨煉出來的,就像是寫小說拍電影一樣,這家伙的書畫作品也是橫空出世,一出世便是碾壓整個行業的水平,令行內人在感情上難以接受。 我們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這么多年,還沒有什么成果,你憑什么一出來就是絕世高手的樣子? 可是有不能不服氣,人家的作品擺著這里呢,并不是裝作看不見就真的不存在。 等李松濤將郭大路的幾幅作品講解完畢之后,對眾人道:“人家的作品能作為國禮,我覺得確實實至名歸,你們覺得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