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肅王和景王之案,在皇城司介入之后,不到三天的時間,就有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隨著查封了多處私鑄銀元的錢莊之后,肅王和景王謀反之罪,證據確鑿。 這些私鑄銀元獲得利潤頗豐,除了供給兩人享樂之外,還有大量的弓弩箭矢以及甲胄被查貨,隨著越來多的證據出現,循王趙士褭終于不再阻止皇城司的察子帶走趙杞了。 而隨著案情的不斷進展,也挖出了倭國在大宋多項案子。 李綱看著札子,略微有些為難的說道:“眼下大宋和倭國交易來往頻繁,而大宋也需要倭國的白銀,來鑄造銀元解決錢荒之事。” “可是這倭國的這些度種的女子和男丁,反復弄這些幺蛾子,這可如何是好。” 李清照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事,交給官家定奪吧。景王的案子,官家說一查到底,可是終歸只查到了肅王和景王兩人參與其中,也只查到了他們和倭國的一些來往。” “只?”李綱疑惑的看了李清照一眼,難不成官家還有要查的人? 李清照的本職是宮正隸屬于內廷。 對于官家那里的消息知道的更多一些,官家擔心的鄭太后和孟太后兩人參與其中的猜測,她多少知道一些。 但是眼下卻沒有任何證據指向二人。 “那就暫時這樣吧。”李清照搖頭說道。 這兩天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她帶著皇城司的親從官,親自涉及其中之后,朝臣們彈劾她的札子,跟雪片一樣從黃河渡口送到了燕京,再由燕京送到了來州。 說什么的都有,武則天再世的說法也愈演愈盛,而李清照應付這些朝臣們的說法,費了不少的精力。 趙士褭參和到了肅王和景王之事中,他自己本身沒參與謀反,自然全身而退,但是李清照的日子,卻沒那么好過。 趙桓待在來州的行轅里,身子骨都有些霉了,這連續兩天大雨傾盆,整個行轅里都是一股子潮濕的味道。 好不容易雨過天晴,趙桓打算親自到前線去看看,鼓舞一下士氣。 自己不會打仗,沒有功夫傍身,但是他的身份足夠的尊貴,到前線做個士氣增加的吉祥物,也不是不可以嘛! 重在參與嘛。 “官家,不能去啊!岳將軍戰事順利,雨前西城墻都快給金人轟塌了。官家去了,岳將軍是接待官家,還是打仗啊。官家咱不去,咱不去。”趙英拉著躍躍欲試的趙桓,勸諫著。 “你是說朕去前線是給軍卒們添麻煩搗亂,是吧!”趙桓氣急敗壞的說道。 自己都到來州了,去個前線怎么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