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宋重文輕武之風興盛,連帶著連士農工商之一的工匠,都有了賤籍的待遇。 同為賤籍的趙英,尋思著借著官家的仁善,能不能給陳慶家里補貼一點。 陳慶死后,他的家人在領到五十貫錢的時候,情緒很穩定,回稟的親事官說,陳慶的家人甚至有些喜色言表。 官家的撫恤政策,資出內帑,自然是由親從官、親事官親自前去,雖然會耽誤些功夫,但是保證撫恤到這些家人手中。 眼下吏制還是一筆糊涂賬,這筆錢給了官吏發下去,又是一層一層的克扣,到了他們家人手中,怕是十不存一了。 趙英聽聞親事官的回稟,也知道五十貫錢對他們家人來說,是一筆巨財,但是家里的男人沒了,坐吃山空,日子總會變得難熬。 結果官家不僅僅準備給陳慶更多的撫恤,并且準備更進一步,推而廣之,不僅僅是陳慶家中受益,更是天下工匠之福。 趙桓想了想說道:“所有有匠爵之人,都應該定出個章程來,按級制定補貼標準,讓李綱聯合下大理寺卿把這事定下來。” 趙桓嘗試著搬了搬面前的大炮,結果試了兩次,放棄了,這玩意兒光炮身一個就半噸多中,自己還是不要自不量力了。 “趙英,你來試試。”趙桓看了眼趙英。 趙英無疑是個武林高手,趙桓也打算開開眼,見識一下真正的武林高手的手段! 趙英看著面前的大炮,又懷疑的看了一眼自己的雙手說道:“官家,這玩意兒少說也有五六百斤,臣雖然會點功夫,可是搬這個,力有未逮啊。” “真的搬不動?”趙桓懷疑的問道。 “那肯定啊,這世上沒人搬得動,這可是五六百斤的銅。”趙英還是連連搖頭。 “岳飛也不能嗎?”趙桓懷疑的看著這尊炮問道。 趙英想了想說道:“那說不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