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汗說很高興認識你們。”通譯笑著自己加了一句。 很顯然,交談甚歡的雙方,一時半會兒打不起來。 不管是克烈部還是宋人,被誰統治對他們契丹人來說,其實都無所謂。 最關鍵的是,不能在鎮州真的打起來,那受傷最深的就是契丹人了。 所以通譯也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著和平。 “漠南四州,漠東兩城你們宋人都要嗎?胃口也太大了一些。”祿汗嘆氣的說道。 他看著旗幟分明,人馬具甲,籠罩在面具里的大宋軍卒,極為羨慕。 他沒有太多的重騎,唯有的一千人,還在龍庭駐扎,壓根不敢動彈。 漠北真的很窮,比漠南還要窮。對方有十萬人,他只有四萬人。 對方要地要人,自己卻無力抵抗。中原王朝,還是中原王朝。 祿汗看著趙鼎說道“不知道大宋的皇帝,能答應我們漠北鐵勒諸部一些條件嗎?或者說答應我們克烈部一些條件嗎?” “克烈部可以退出漠南四州和漠東的兩座城池。” “我無權做出決定,但是可以幫你轉達給我們大宋的皇帝。”趙鼎笑著說道。 祿汗點了點頭說道“我們需要穩定的茶葉交易的媒介。希望大宋皇帝能答應我們,在鎮州建立榷場,回易鹽、茶葉、香料和佐料。” 祿汗并沒有獅子大開口的說回易大宋的鐵器。 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自從匈奴至今,漠北草原除了走私,沒有任何其他的渠道得到過中原王朝的鐵器。 祿汗緊接著說道“當然我們會向大宋輸送牲畜、皮貨、藥材、珠玉等物。” 趙鼎將祿汗的要求記錄了下來,說道“設置榷場的話,得詢問過官家之后才可以定奪。還有其他的嗎?” “還有就是希望,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祿汗笑著說道。 這是他照著大宋和遼國的澶淵之盟提的條件。 當然他可沒有癡心妄想讓大宋給他們克烈部歲賜,現在明顯是大宋比克烈部要強。他腦袋昏了頭才會將歲賜的事說道。 “這是不可能的。不筑城是絕無可能之事。大宋官家是不可能答應這條的。”趙鼎搖頭,修橋修路筑城,工賑院現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大宋的基本國策。 你讓大宋的官家不筑城,怎么可能? 按著趙鼎的估計,自己家那個皇帝的性子,怕是直接蒺藜炮炮決克烈了。 這漠南四州的小破城,太小了些。 他就壓根沒把這條寫在札子上,寫也是白寫。 “好吧。”祿汗點了點頭,這只是他的試探而已。 按照草原上對中原王朝的傳說,大宋的皇帝可能不僅僅要修城,怕是連長城都準備好了規劃的路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