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氣溫下降的時候,雨水量不是應該減少的嗎?這燕京府都快被淹了!”趙桓看著窗外的雨幕,嘆氣的說道。 大雨滂沱的砸在了屋檐上,叮叮咚咚的響聲不絕于耳,雨水順著磚瓦而下,形成了一道雨幕,落在了憑欄處。 外面的小池塘被砸出了一個個小小的水泡,荷花堅挺著綠葉,迎接著滂沱的夏雨。 【氣溫的下降和降雨量沒有直接的關系,受到強對流天氣的影響,最近燕京城會有暴雨,請出門時,帶好雨具。】 趙桓無奈的看著窗外,下著大雨,連燕京城大工地都開始停工,等待著雨停。 而趙桓也少有的歇息了幾天。 從汴京送過來的札子都變得少了些,沒什么太多的大事,就是最近汴京城準備官考。 考試題目上趙桓沒什么意見,有一道題,他不是很會做,稍微研究了下,才理清思路。 “長江納眾水,百折不回頭,碧海能容揚濤,日夜向東流啊。這題,有點意思啊。”趙桓看著題目也是撓頭。 數學這個東西充斥著生活,無所不包,這群官考的學子,要受苦了。 趙桓嘗試的算了一下,這題倒不是很難,就是一時沒想起來而已。 朱璉端著一盞茶放到了案上,看到了趙桓在算題,問道“官人,我能看看嗎?” “想看就看看吧。馬上就要官考了,朕登基來的第一次官考,茲事體大,但是這題目都是算學十四本里的簡單變形體,倒不算難。” 朱璉放下了茶盞,歪在了趙桓的懷里,調整了一下身子,讓自己舒適的躺在官家的懷里,她端著札子讀了起來。 “問庫有布、棉、絮三色,計料欲制軍衣。” “其布:六人八匹少一百六十匹,七人九匹剩五百六十尺。” “其棉八人一百五十兩,剩一萬六千五百兩,九人一百七十兩,剩一萬四千四百兩。” “其絮:四人一十三斤,少六千八百四十斤,五人一十四斤,適足。” “欲知軍士及布、棉、絮各幾何?” “一道很簡單的雙套盈朒的問題嘛,很簡單。”朱璉笑著看了這道題說道。 雙套盈朒,其實就是基礎的統籌學,多運用在實際的事務中計算,比如這道題就是軍隊勤務和保障管理中的軍衣制作管理題目,類似的還有很多小的分類。 是典型的應用數學。 趙桓點了點頭,他也覺得不難,既然朱璉這個姑娘都會,那應該不是很難才對。 在他的印象里,女孩子的數學一般都比較差。既然她都會,那大宋的學子們應該不覺得難才對。 趙桓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數學這東西,壓根就不論男女,是統統都不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