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稟抓到的這條大魚是金國的先知——完顏宗干。 完顏宗干擁有金國人所沒有的敏銳和國家觀念,真正繼承了完顏阿骨打對金人的野望。 完顏宗干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線,在完顏晟死后,會完成自身的華麗蛻變,明白儒雅和隨和在拿到權力的路上,沒有任何的幫助。 他現在已經完成了對金國未來百年的治國方略的制定。 王稟的千里奔襲并沒有打斷完顏宗干的自我蛻變,甚至激化了他的成長。 但是現在這一切雄才大略,都沒有用了。 因為完顏宗干離開了金國,來到了大宋。 他再多的智慧,再多的謀略,都沒有了用武之地和展示舞臺。 趙桓覺得自己做夢都能笑醒了。 他還想到了當初的趙楷的瘋狂和趙構的無恥。 可能是自己的這個皇帝之位,是直接天降。得來全不費功夫,總覺得他們這群人有些癲狂。 當皇帝有什么好的,每天就是做個人形圖章。 在札子上,不停的戳戳戳,時間久了,手腕都是疼的。 而且每天考慮那些國家大事,考慮國家政策,甚至要想到數百年的影響,對未來有沒有害處,這些費腦子的事,很容易掉頭發的! 還有無時無刻督促著他前進的那種責任感。 不管是河東路、云中路犧牲的將士和軍卒,還是種師道那帶著老邁和腐朽卻充斥擔憂的語氣,還是這次王稟的千里奔襲,還是自己在河東路、關中看到懸崖峭壁上艱難活著的百姓。 都在督促著他成為一個明君,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做皇帝,當然可以劃水摸魚,甚至當一個木匠皇帝,也不是不可以。 趙桓也具備這個條件,畢竟李綱也不輸于那些聲名顯赫的明相。 但是趙桓不敢。 他害怕死后無法面對種師道,無法面對為了國家犧牲的將卒,無法面對那些伸著手的百姓。 做皇帝有什么好的,當然,趙桓覺得,可能自己打開皇位的方式不太對。 開局面臨的金國入侵,隨時要他的命,到逐漸了解大宋,知道大宋處于一個極為關鍵的節點后,不敢懈怠,以至于形成了慣性。 所以,趙桓很難理解,這群人為了爭這個皇帝之位,打的肝腦涂地的初始動機。 換句話說,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趙桓無法理解為了權斗的可怕,但是完顏宗干卻能夠切實的理解權斗的可怕,他到現在都記得在黃龍府發生的事。 完顏晟暈倒之后,完顏宗干挑起了大梁,他做的很好。 王稟的攻城被完顏宗干守的滴水不漏,用最快的速度梳理好了朝政,向著會寧府調集軍隊前來增援,向前線的主力,要求他們回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