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昭勛閣特制章-《回到北宋當明君》
第(1/3)頁
最后趙桓給趙光義配的人,是楊業。
趙桓決定給趙光義多配一個楊業,是因為楊業的功績,也配得上這封殊榮。
楊業為建雄軍節度使,號無敵,駐守雁門關多次大破契丹,威震契丹,后漢滅亡,他隨太宗北伐契丹,被監軍王侁威逼。
在雍熙北伐中,他毅然從朔州出兵,北擊契丹。
楊業力戰,自日中至暮,手刃數百人,力戰而竭,受創數十處,血流如注,為遼軍所俘,絕食三天而死。
王侁以語激楊業,又在陳家谷又不聽潘美勸阻擅自帶兵離開谷口。
導致楊業無法撤退,沒有援兵,孤立無援。
因為宣傳口的一些關系,導致宣傳出現了偏差。
后世人多認為楊業的死,完全是因為潘美而死。
潘美作為行營都部署,忠武軍節度使,最高指揮者,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這毫無疑問。
而王侁、劉文裕、侯莫陳利用作為行營都監,就和白蓮花一樣干凈了嗎?
這是一場潘美默許,三名行軍都監的共同執行,一場延續了五代十國到趙宋,晉、梁兩大軍頭集團,互相斗爭的一出剪影罷了。
當時西路軍出現了軍頭互相斗爭的戲劇,而東路軍曹彬那里,也差不多一樣,內耗極為嚴重。
到最后王侁背鍋,潘美、劉文裕罰酒三杯,侯莫陳利用直接放過而結束。
這樣的處理結果,其實和他們的責任有一定關系,主要和趙光義的親疏遠別有關。
王侁在后周的時候就是樞密使,在宋太祖趙匡胤時為將。
而潘美,侯莫陳利用是趙光義的親信,劉文裕更是趙光義的親信。
只有楊業是后漢降臣。
犧牲楊業,搞掉王侁是最后的結果。
趙桓曾唯結果陰謀論的推斷,這場陳家谷楊業之死的背后,站著的是趙光義。
但是他沒有證據,他只是懷疑。
楊業的死,是一個悲劇。
趙光義的無能的表現,他無法駕馭手下大將,導致大將內耗,憑白的喪失了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機會。
縱觀大宋一百六十年的征戰,處處就四個字,互相掣肘。
把好好的戰局、政局生生搞到崩潰。趙老二一系的人,似乎都喜歡這個調調。
當然,靖康的事,是大宋三傻蠢到令人發指導致。
趙桓準備把楊業立在趙光義一朝的陶塑,他們的恩怨糾葛,都讓他們去地下弄個清楚吧。
他要建立的昭勛閣,目的是為了表彰現在大宋的功臣,楊業都有了位子,自然也要給狄青、王安石都給加上。
趙桓將自己梳理的名單交給了李綱和李邦彥,讓他們考慮一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巨鹿县|
边坝县|
苗栗市|
西宁市|
都江堰市|
濮阳市|
车致|
大悟县|
津南区|
甘南县|
县级市|
黄山市|
大竹县|
若羌县|
景德镇市|
吴桥县|
古丈县|
祁连县|
怀柔区|
响水县|
涪陵区|
中山市|
达孜县|
兰州市|
东丰县|
萝北县|
吉林省|
丰镇市|
绥中县|
巴林右旗|
涿州市|
葵青区|
榕江县|
类乌齐县|
边坝县|
哈密市|
昭苏县|
兰坪|
泊头市|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