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個月來,連一封軍報都未曾送達,繞開敵人視野,靜默行軍的韓世忠終于遞出了第一份軍報。 “營州戰事艱難啊,金國又增兵三萬精兵,渝關本身牢不可破,韓世忠未能攻克渝關啊。”趙桓悵然。 渝關的守軍的確就那一萬廢物一樣的契丹奴。并不是皇城司的情報有誤。 韓世忠帶領的四萬種家軍和兩萬禁軍并不是一無所獲,從滄州而出,一路攻城略地,打到了渝關下。 但是渝關,城高守城兵卒防守了幾天,就等到了援兵。 更加棘手的是完顏宗望被岳飛從大北關跑到了渝關。 如果只有契丹奴,攻克渝關,也就是山海關,絕對只是時間問題。可惜有了完顏宗望這名悍將,還有無數的金人。 金人在趙桓手下看似不是對手。其實更多的是地利的原因。 太原之戰、雁門關之戰、寧武關之戰、邢州峽谷之戰都是在大宋境內打的。大同之戰,是在契丹人,也就是遼國的地盤上打的。 但是這平州、營州一直在金人手中,在張覺復判時候,短暫歸屬了宋人之后,而后隨著張覺逃亡燕京府投奔郭藥師之后,平州就又回到了金人手中。 也就是說,韓世忠這仗,是在金人地盤上的打的,無民心,無地利,又是攻城,關隘。 難上加難啊。 “渝關未寧,聞官家攻克山西諸郡,諸軍已有屯據之所,將有經略,若無渝關,或難持久,請勿姑置渝關戰事。” “將有一計,金兵疲憊,無力出關。欲軍寨翻建關隘,以阻金賊南下。附圖在末,望請詳閱,所耗財資巨擘,萬望官家垂憐。” 趙桓皺著眉,看著韓世忠所交上來的圖紙。 他的意思很簡單,渝關打不下來,他無能為力,金人憑借天時地利人和,宋人很難攻克,但是金兵也被他打的十分疲憊。 所以,想要修建一座關隘,與金人遙遙相對,阻攔金兵。 出了渝關不足五里,在自己大營的地方,再建一處關隘! 即可阻攔金人南下,也可成為地利。 打不下來,那就再建一個關隘,這個思路好神奇。 但是花錢多很多,還有糧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