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有些落寞的說道:“都說自己孩子做了太子,母憑子貴。” “可這太子哪里有那么好做,官家做了十一年太子,還不知道這太子的位子,多么苦楚的嗎?如坐針氈,度日如年啊。” 趙桓表示,自己真的不知道太子之位是啥模樣,畢竟他一到這大宋,就做了皇帝。 學了一個月如何做皇帝,還不敢亂說話。 “我寧愿諶兒安安康康。”朱璉自己就對母儀天下沒什么觀感,現在兒子成了太子,同樣沒有太大的喜悅。 趙桓點頭,皇帝不好做,準皇帝肯定更不好做。 但是現在只有趙諶符合需要,能夠擔任太子之位。 這個決定,朱璉做不了什么改變,她愿意不愿意,趙諶都是太子。這是將門與帝王的默認規則。 趙桓起身離開了延福宮,在確定要御駕親征的時候,他的行程就很滿。 在延福宮考評趙諶和朱璉說幾句閑話,還是擠出來的時間。 他現在需要要去見一下李邦彥。 尚書左丞,硬要換算的話,至少相當于后世的大管家的職位。 李邦彥的貪腐非常嚴重,家產最后折合了將近6000萬貫銅錢,比太祖年間一年的稅收還要多些。 但是按律也僅僅流放瓊州而已。 現在國朝正是用人之際,如果從趙桓的角度看,李邦彥無疑是個奸臣。妥妥的砍一百遍腦袋了。 但正如種師道所言,這些大臣為國之蛀蟲,真的只怪他們個人? 和那個惰政、懶政、只要錢的趙佶沒有一點關系? 李邦彥這個人無疑也是極為有能力的一個人。 最關鍵的十分有勇氣,和康王前往金帳議和這件事本身,就需要極大的勇氣。 他們不僅僅口頭吵吵議和,還親自去談判。 只不過戰局變化,讓他看起來十分狼狽而已。 “朕本意殺掉你以儆效尤,也順便治治大宋之貪腐之風。李邦彥,你有什么好說的嗎?”趙桓回到了文德殿,看到了帶著枷鎖跪坐在御下的大臣李邦彥,嚴肅的問道。 李邦彥拜了一下,汴京的風向轉變的實在是太快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