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軍士,親事官的勝利,更是工賑監所有流民的勝利! 流民力有未逮,無法上陣殺敵,但是通過工作創造效益,讓效益轉化為實質,賞賜給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這才是良性的循環。 而不是將這些效益,貢獻給員外們,使他們錦衣玉食,良田萬頃過著人上人的生活。 趙桓也明白了自己的這個朝堂的作用,調配社會資源,使其分配更加合理,讓這個國家更加強盛。 自己和員外還是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自己的目的是國泰民安,為的是百姓安居樂業,而員外的目的是自己的腰間多長兩斤肉吧。 趙桓對自己的皇權背后的含義,更明白了幾分。他看著日落中的汴京城,心態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自己這只來自后世的蝴蝶,輕輕煽動翅膀,是否能夠真的改變大宋坎坷的命運? …… 岳飛回到黃巢舊營,盤點著損失。 他率領八百重騎兵襲營,其實做好了向死而生的準備,畢竟對方是一支戰斗有素的軍隊。而且他也做好了死亡的準備,連家書都寫好了。 雖然他重點襲擊的是投石機的輜重大營,里面都是些契丹奴,戰斗的時間不是很長,真的做到了來去如風。 可是契丹奴也是人啊,他們也會反抗,也會戰斗。 岳飛的大全裝具裝騎兵,也損失了將近一百人。讓岳飛極為心疼,不是對方的契丹奴有多么的強大,而是因為自己的非戰斗損失高達一半。 而完顏寧吉的襲營大戰,損失倒也是不小,對方沖擊了兩次,還吃了一頓燒烤,損失了將近就五百人左右。 狹窄的上坡,御馬道對重騎兵的沖鋒非常不利。 對方兩次沖鋒都無果而終,最后選擇鳴金收兵,回營了。 兩邊這次的夜襲,就損失而言旗鼓相當,自己一百重裝具裝騎兵,對方五百人的步卒。 但是岳飛的襲營目的卻達成了。搗毀對方的輜重大營,破壞對方的投石機! 投石機的木材需要晾干,否則就是木材形變就夠工匠們吃一壺了。 而一臺投石機的木材光晾干就兩年,制作倒是花不了太長時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