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想到了當初高中班主任檢查星期天作業的場景,剩下沒寫札子的人,面色無比惶恐。 “陛下,臣的札子拉在了家里,等傍晚時,臣就遞上來。”白時中忽然靈機一動,伏倒在地說道。 蔡攸這家伙實在是可惡,居然寫札子不通知旁人。 趙桓看著至少一半的朝臣寫了札子,已經相當滿意,這算是意外之喜,他總算明白為什么這么多人想要做皇帝了。 雖然他一無所有的登基,但是有大宋忠臣為了正統的名義投奔了他,例如沈從,例如種師道。 自己上次朝會點名留下了幾人,也都聽從了自己的安排,只有一個童貫揚長而去,但是也留下了捷勝軍七萬人馬,交出了兵權,只是因為他是正統嗎? 趙桓覺得不盡然,更有可能是誰都不愿意做那亡國奴,誰都不愿意朝綱崩壞。 自己還是小看了這個正統二字的威望啊! “趙英,收起來。”趙桓決定收起來作業,然后真的看看這些朝臣們說了些什么。 他先翻動了下蔡攸的札子,很長很長的一大段字,沒有標點符號,詳細的闡述了大宋冗兵,冗官,冗費的問題,看到了積弱的原因,歲收十有七八都用在兵事和官事之上,整個大宋朝廷,依然像是被堵塞了氣道的老人一樣,垂垂老矣,老態盡顯。 這文章直至問題本源,連朝臣忌諱莫深的宗親問題都是一長篇的論述,他讀了一句說道:“天禧年間,太尉王丹薨,錄其子、弟侄、外孫、門客、故吏授官十數人。假有任學士以上官經二十年者,則一家兄弟子孫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濫進之極也。恩蔭之易,恩蔭之眾,冗官之癥此因為一。” “蔡少保字字珠璣啊!”趙桓無不感慨,大宋朝堂這些大臣們,怎么說也是近億國民,通過科舉,層層篩選出來的人杰,肚子里怎么可能沒有丁點的貨兒? 稍微刺激一下,殺了幾個大臣,籠絡一批,打一批,就吐出來這么多干貨出來。 這是趙桓第一次稱呼蔡攸為蔡少保,這是他的爵位,此前,趙桓都是以提款機看待他們,現在想想,這些提款機可能還有大用。 他繼續往后看,居然看到了蔡攸攻訐他父親他爹的話,還將俚語的賣官鬻爵寫到了札子里。 三千索,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 據趙桓所知,這些札子都會保留起來,到后朝時候,由后朝編寫史書所用,這蔡攸看來不僅僅要在朝堂上打敗蔡京,還要將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蔡京為六賊之一,而蔡攸為社稷之賊,兩者略有不同,但大相徑庭。蔡京非一事無成,蔡攸亦素有賢名,然一人之力不可勝天,從官至今從美名,到社稷之賊,其過程多為錚錚報國到同流合污之變化。朝堂大臣皆如此。因人費事,不可取也。】 【一個人失去了勇氣,就會變得一文不值。】 【果黨原60軍,長春起義后改編為新中國第50軍,在抗美援朝之中表現卓越,第一個挺入漢城。一場戰陣中,一營部上陣地時有880余人,下陣地時只有79人,人人負傷,依然高喊殺敵報國。人還是那些人,就是換了個幫派,就變得驍勇善戰了?】 【還是那句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皇帝熊了,整個朝堂自然也就熊了。趙佶死后,金國賜其昏德公,昏庸惰政不無道理。】 咦?原來果黨這么能打,可是為什么在微操大師、運輸隊大隊長常隊長手中,卻如此萎靡不振? 第(2/3)頁